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永久的悔》选段,回答后面的题。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

阅读《永久的悔》选段,回答后面的题。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析】
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了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1.节选的部分,回忆了母亲生前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母亲的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 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立下了怎样的誓愿,实现了吗?为什么?

5.作者在文末写到“这就是我‘永久的悔’。”那么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呢?这个句子在文章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1.一直生活在贫困中;日夜思念,盼望儿子归来。 2.无尽的思念与后悔。 3.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自己因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4.一旦大学毕,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没等实现,母亲就已永远的离去了。 5.在内容上,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根据文章内容中给出信息提示,阅读文章,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方面概括情节点,语言要简洁,不必叙述细节。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情感分析。母亲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包含着辛酸、包含着悲伤,母亲到最后都没能盼到儿子归来,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思念之情。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对文中重点句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描写手法、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所体现的哲理等。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自己因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做此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在搞清情节、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分析。此题非常简单,文中有原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 5. 试题分析:文章结尾的文句和段落的作用根据文体不同一般有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点明中心等作用,要根据文句与后文的关系判断。本题在内容上,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确实。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属。     (2)妇 作。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阡陌交通(                    (2)悉如外人(       

(3)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4)自恨不如远甚也。(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油油然       B.盖江北之俗   臣之妻私臣

C.其俗洵美矣   其中往来种作         D.便舍船    屋舍俨然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5.甲、乙两文所描写的生活有什么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材料三: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满分5 manfen5.com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1)                                 (2)                           

【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1)家和万事兴     (2)天道酬勤    (3)百善孝为先

     项,理由:                                

【授家风】王礼同学考试完后回到家,一进门就把书包扔到沙发上,翘起腿看电视。此时,爷爷和张大爷正在聊天。妈妈走过来说:“礼礼,见到客人要问好,坐有坐相……”王礼觉得很委屈,大声说:“没那么多规矩,你不是说考试考好就行啦!”

当地人都称颂王爷爷家教有方。爷爷晚上找王礼谈心,你认为以下哪一项最符合爷爷说的话。(      

A.礼礼,没有规矩咋成方圆?不讲规矩,分数再高也没用。

B.礼礼,你考试这么辛苦,在自己家里不用讲究那么多规矩,放松一下,没事的,别听你妈的。

C.礼礼,妈妈要你讲文明,有礼貌,这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王家人的传统。学习、考试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做人和做事。

D.现在你要以学习为主,考上一中最重要,规矩的事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         

下联:子

 

查看答案

按提示填空:

阅读叙事散文,要抓住行文线索,如朱自清的《背影》以            线索的;也应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如杨朔《铁骑兵》,你可能为我铁骑兵有着___________                的革命精神而激动;读斯特朗《苏珊·安东尼》,你可能为一位女人大无畏的气概和                的意志而感慨不已。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舂谷持作饭,                   。(《十五从军征》)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小住京华》)

我报路长嗟日暮,                     。(《渔家傲》)

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匹马戍凉州。(《诉衷情》)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登斯楼也,则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交xiè(    )奔丧(   

2.选出跟“祸不单行”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  )。

A.永久的悔   B一片槐树叶   C孙权劝学   D.穿过铁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