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文: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之者谁     名:          (2)欧阳修滁州             谪:

(3)树林阴    翳:         (4)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

2.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4.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5.甲乙两文都说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吗?请联系文章内容来分别说说。                                                                                   

 

 

1.名:命名 谪:降职,远调 翳:遮蔽 乐:以……为乐 2. D 3. (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2)我本来就知道名声不可能逃避,然而(但)也知道名声不必要逃避。 4.醉翁: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六一居士:我家有一万卷藏书、一千卷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个老翁”。(意对即可) 5.甲文:欧阳修以民为乐(或山水之乐)。 乙文:欧阳修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的“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中应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要求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关键的词,这些词往往是一些实词,他们影响着句子的含义,当然,在老师阅卷时这些关键的词就成了评分的 “分点”。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词语解释”上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拆分”,然后把这些“拆分”出来的词再进行“整合”成一句话。整合不是作简单的加法,整合后的句子还要通顺流畅。为了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一些辅助性的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候还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文言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将他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赏析。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品味划线诗句,并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正是河豚欲上时。

(2)天时不如地利,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采用比喻手法,新颖传神,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是:                                           

(6)《浣溪沙》(晏殊)中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值得玩味的情趣的诗句是:                                               

(7)《陈涉世家》中表现其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8)《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宽阔胸襟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每组词语里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巍峨       笼罩      分道扬标                 

(2)贮藏       安祥      郑重其事                 

(3)犀利       阑珊      言简意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小题。

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籍,就如同进入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世间的哗与躁动。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而谈,也可以与之唇枪舌剑。书中的人物任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任你倾听,               ,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通过阅读一部部经典作品,使你可以领略世间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

1.把划横线的两个四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横线字注音。

哗(                            娓而谈(     

3.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4.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改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

 

 

查看答案

大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