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最苦与最乐》回答问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希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走真乐。人生须知逝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人问的一种趣味。却定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翱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走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长成,郡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任,就是小快乐。你若走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①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②___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③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④___。
2.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答: 。
3. 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卸却"责任指什么? (10字以内) 答:
②"解除"责任指什么? (10字以内) 答: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
5.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百里奚举于市( ) ②空乏其身( )
③所以动心忍性( ) ④困于心,衡于虑( )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管夷吾举于士 B 百里奚举于市 C 劳其筋骨 D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愿为市鞍马 劳民伤财 为虎作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5.请写出与文章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关的两个成语
答: 、 。
6.你能列举一个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例子吗?
答:
探究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
店名 | 类别 | 说明 |
玉壶缘 | 茶叶店 | “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
百草堂 | ① | ② |
“稻香村” | ③ | 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
(1)、请在上表的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说说你的理解。
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 风 细 柳 下联:淡 月 隐 梅 花
下列五个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 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 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 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 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 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⑥①②④ C、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