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 参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名填空。
(1) ,鸡犬相闻。
(2) ,天山共色。
(3) ,窥谷忘反。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5)《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 。
(6)《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学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20字以内)
(2)请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 A (启迪/启蒙),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而且可以hán yǎng()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diàn dìng()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yì lì()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词语是________。
3.第①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或许曾因勤奋赢得个人的成功;或许曾因无私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许曾因坚韧赢得自我的提升……
请你以“赢得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等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传 承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郑重地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那是我的上学日。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就继续为村人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祖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第②段“我”将孩子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了什么?
答:
2.阅读文章第③---⑥段思考:
(1)“我”对毛笔字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答:
(2)第⑥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3.文章语言朴实生动,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
答:
(2)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
答: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除了让我们感受到深沉的父爱,还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末尾说“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传承不断的脉”具体是指什么?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传承不断的脉”在传承过程中对后代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