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自题联”是对联的一种,作者用以自勉自励,阐明某个观点或是表达个人志趣。“苦读千...

“自题联”是对联的一种,作者用以自勉自励,阐明某个观点或是表达个人志趣。“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是一位名人所做的自题联。请你也尝试创作一副自题联。

上联:                   下联:             

 

(共4分)答案略。评分说明:形式2分,内容2分。形式:字数相同,能够形成对仗,内容:激励自己、提出希望均可。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对联的考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继承的理念。考查形式以选择和对句为主。掌握对对联的要诀是准确把握对偶这种修辞的用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几项是小张同学对课文的点评,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分析】:“青白脸色”可见孔乙己的生活状况较差,时常会吃不上饭;“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可见他年龄较大;穿着脏破不堪的长衫可见孔乙己不修边幅而且很懒惰。

B.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胡屠户一贯蛮横,打范进个嘴巴,不是啥大事;但是这一回不仅“懊恼”,而且手“更疼的狠了”,究其原因,是慌张与害怕的心理。

C.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茹志鹃《百合花》)

【分析】新媳妇出场、借被子、在包扎所帮忙,给人的印象都是温和的,此时却一反常态,“夺”、“瞪”等动作表情,表现出她强烈的悲痛之情。

D.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曹文轩《孤独之旅》)

【分析】芦荡之所以如“万重大山”,是因为它和万重大山所给杜小康的感受是一样的:透不过气来的压迫。“万重大山”表面上是写芦荡,其实是抒写小康对孤独的感受。

 

查看答案

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经典和历史故事。我们熟悉的许多成语都和历史人物相关,“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就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关。下面成语与括号中的人物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舍生取义(孟子)           

B.门庭若市(邹忌)  

C.道听途说(孔子)          

D.乐不思蜀(曹操)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小题。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小题.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概括“我”父亲的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男人的战争

周海亮

①他们一直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平房里。房子紧靠铁路,简陋,背阴,更像个随便搭起的窝棚。他把她接进来,添置些锅碗瓢盆,两个人便开始了共同生活。他们在房子的四周围起了栅栏,在屋后种了樱桃树和蔬菜。于是夏天,坐在屋子里,竟也能闻见若有若无的清香了。

②可是到了冬天,房间立刻变得阴冷无比。他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搞来了一个煤球炉。当淡蓝的炉火升起,他和她,便觉得暖意融融。

③煤球炉晚上需要封火,这成了他的工作。封火后的煤球炉像个打着盹暖暖的太阳。每天晚上他都要起来,两次,或者三次,察看他的煤球炉,抽上一支烟,再看一眼旁边熟睡的妻子,然后继续睡去。妻子说,你晚上总起来干嘛?怕别人偷了你的破炉子?他嘿嘿笑,露着尴尬的表情。晚上却依然起来,察看他的煤球炉,两次,或者三次。

④儿子懂些事的时候,也对他的举动不解。他告诉儿子,煤炉封不好的话,会中毒呢.儿子把他的话告诉妈妈,两个人不以为然。他嘿嘿地笑,抽根烟。他眯起的眼睛里透过一个巨大的圆圈,注视着这对快活的母子。他的目光,柔情似水。每天晚上他仍然起来察看他的煤球炉,两次,或者三次。他的煤球炉在冬天从来没有熄灭过。他认为那是家里的太阳。

⑤儿子长大了,去很远的城市读书,在很远的城市工作,又在很远的城市安了家。元旦的前几天,儿子打电话回来,说要接他和妈妈去那个城市住些日子。儿子说那里天气很好,房间里也通了暖气,很暖和,很舒服。

⑥那几天他正好有些琐事,便让妻子一个人先去了。后来他得了重感冒,便打消了去儿子那里住些日子的念头。过几天儿子再一次打电话过来,说就来住几天吧。他说今年还是算了,明年再说吧。那天儿子在电话里劝了他半个多小时,还是没能将他说动。放下电话的时候,他听出儿子的声音有点恼。

⑦儿子决定亲自接父亲过去。儿子下了火车,天刚刚亮。儿子敲父亲的门,很久才敲开。他穿着睡衣,睡眼朦胧中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屋子里寒冷无比。那个煤球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熄灭,冷得似南极的一块坚冰。儿子问,炉子怎么灭了呢?灭了吗?他看看,果然。“晚上没封好吧。”他说。不是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察看两三次吗?儿子的话随口而出,他知道那是父亲的习惯。“好几天没起来了。”他说,“自从你妈去你那儿后,我晚上就没起来过。三十年来,还就这几天,睡了个踏实觉。”脸上竟露出孩子般得意的神情。

⑧儿子的心颤抖了。他突然觉得面前头发花白身体伛偻的爸爸,就像一名战士。只为保护自己的妻儿,竟默默地和一个破旧的煤球炉,战斗了30年。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对父亲的描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