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张笑天的《上善若水》,完成小题。 ①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

阅读张笑天的《上善若水》,完成题。

①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②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③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④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⑤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⑥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⑦好在都江堰有。

⑧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⑨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注释】离堆:专指人工开凿河道而形成的河间孤丘。

1.第①段的三个问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根据③④段内容,说说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通读全文,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4.本文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个环保达人?谈谈你的看法。

 

 

 

 

1.领起全文内容;(1分)连用问句,激发读者的思考。(1分) 2.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 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 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 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意对即可,4分) 3.①都江堰是上善之作; ②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 ③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4.反对浪费,提倡节约;废物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从小事做起,追求绿色环保……(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可知,本文内容主要围绕着这三个问句来写,所以,开头这三个问句,起着领起全文内容的作用。由这三个问句的内容“水”“都江堰”“文化”可知,本文是按照由实到虚的思路来写,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题时,要从内容和文体方面的作用来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变形题,即考查对物体的特点领悟能力。所以答题时,结合着文章中对都江堰的描述,进行逐条概括都江堰的特点即可。如第4段,“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体现了建造理念的正确。文章第5段,“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体现了都江堰建造的功效长久的特点。“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体现了都江堰“上善若水”的精髓。第9段“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体现了都江堰的建造方法科学。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张笑天的作品着重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探索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问题,“上善若水”,以水来比喻“上善”,故都江堰是上善之作;历代对都江堰修缮的李冰等也是上善之人;由此联想到人要做一个上善之人,做上善之事。答题时,要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多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围绕环保节约,写出该如何做,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

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舍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实际意思偏向于“舍”。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舍。

②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

③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2007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      想做大规模,     想赚大钱,现有能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马云是睿智的,他的舍是为了更大的发展,是为了走得更远。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

④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⑤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

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混浊的官场,回归田园。他舍去对名利的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⑦学会舍,我们能拥有人生的智慧,获得成功;学会舍,我们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

⑧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

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是 还是    B.既 又    C.不仅 还    D.不是 而是

2.第⑦段中的“左右”在文中的意思是                    

3.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4.第一段引用贾平凹的话,作用是什么?

 

 

5.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力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

①落缤纷                    ②黄发垂髫                     

                      颖脱不                  

2.翻译句子。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丹阳送韦参军       【唐】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简析字在一别心知两地秋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情感和结构上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

 

 

3.这是一首送别诗,“寒鸦飞尽水悠悠”意境深远,这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请你向活动主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

 

 

3.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4.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依照名言,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

一本书像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语段里有3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满分5 manfen5.com

截止63为止,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患者增至25例。对此,世卫组织表示,如果采取追踪感染者接触史,就应该能找出韩国疫情快速爆发病原因。韩国总统朴瑾惠要求政府尽一切努力阻止病毒不进一步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