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          脸”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难忘那张灿烂的脸 生活中,我们见过多少张脸?早晨一起床,看见爸爸妈妈的脸,走进校园看见老师同学的脸,走在路上看见司机的脸、商店老板的脸、赶路人的脸,打开书本看见图中人的脸……我们见到的脸形形色色,数也数不清,这其中有亲切的脸,有开心的脸,有悲伤的脸,有茫然的脸,有愤怒的脸.有的脸只是一闪而过,如游丝一般,有些脸却让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有一张灿烂的脸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想到它,我就感到自己的幸福,就要立刻努力,否则便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一个惊天动地的“5·12”大地震,毁掉了工厂,毁掉了医院,也毁掉了孩子们学习的圣地——学校.那些天我的心也散了,根本不在学习上,整天昏昏沉沉、无所事事. 一天我正在看杂志,突然发现里面有关报道大地震后重建学校的事,一张图片映入眼帘:这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一个饱经地震劫难的孩子,他脸上还隐约有未痊愈的伤痕,但震撼我心灵深处的是他满脸灿烂的笑容,十分开心,是一种久违的纯洁而又灿烂的笑脸,蓬乱的头发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眉毛都笑弯了,红扑扑的笑脸下有一张小嘴,小白牙都露出来了.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他手上正捧着一本语文书,书虽然不新,但还算平整.看来小家伙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上课,怪不得笑的这么灿烂,这么幸福. 看着这张纯洁又灿烂的笑脸,想到此时此刻我的学习状态,我蓦地脸红了,在心里腾起了一种羞愧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我真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就让这张灿烂的笑脸时时提醒我,鞭策我,让我珍惜美好的学习环境,珍惜年少时光,无愧于我的良心! 难忘那张脸,那张灿烂的脸! 【解析】 试题分析:“难忘那张______________脸”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是选择能够表现出特征的词语,然后是抓住“难忘”二个字进行写作,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但都要以真情感人,以真理服人。这篇半命题作文适于写成写人的记叙文,学生学会选择较为典型的人物材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让读者为之动容动情。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3.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

神奇的丝瓜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颗扁豆和两颗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无穷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的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的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替它担心,生怕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份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再退几步抬头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瓜摆平的。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颗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样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

2.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了起来,把躯体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3.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

①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②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在同学们大谈母亲节的时候,我一片茫然。从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一枝康乃馨。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单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上学很艰难。生平第一次我做出决定,我要像城里的同学那样,在母亲节的时候,送一枝康乃馨给辛劳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提前两周我就开始节食了。

③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缕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表达孩儿的一点心意。但母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我该怎样跟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煎熬,总算到站了。

④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就把康乃馨藏到了书包里。刚到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了两把锄头,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中午天气很热,他们现在才回来吃饭,想必地里的活一定很多。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接锄头。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让他歇会儿。”说着,又把两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就算把花店里的康乃馨全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⑤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母亲,她却看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这样又可以省下3块钱来自己用了。”我无奈地笑笑。母亲的理发技术很业余,可这十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虽然没有城里师傅剪得好,但笑我“发型”的人也不如小时候的多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去吧,你母亲的技艺又提高了不少呢,瞧我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给她了。”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泪水情不自禁润湿了双眼:“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我真的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的头上停了好一会儿,我不敢回头,但我猜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再责怪我,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⑥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也没能读懂母亲的心。爱有许多种,但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⑦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1.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

答:                                                                      

2.请概括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3.文中的“我”为什么没有把自己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

答:                                                                      

4.你赞同文中母亲说的“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的观点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 坐:因为。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曰:“食菱须去壳。”  (        )   (2)其人自护其 (        )

2.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

(1)有佳肴(                (2)不知其        

(3)学半 (           )        (4)不知其也 (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3.读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