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难忘的一天 题目二:我在____...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难忘的一天

题目二:我在______中成长

要求:

(1)将所选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难忘的一天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我暂时住在外公家,马上就要中午12点了,我和表姐还有表弟正从外面回来,肚子正饿的“咕咕”叫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人竟然都睡着了。我外公家的人都有睡午觉的习惯,除了表姐和表弟,而我又不忍心把他们都醒。 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自己做饭。 可是,又有一道难题放在我的面前了:做点什么好呢?我左思右想,嗯,就做个最简单的蛋吵饭吧! 这时候,表姐又出去拿书,把任务推给了我。我还要煮她的。 表弟,饿极了,在一旁催我快一点,我也没办法。 首先,把所有的原料都准备好,就开工了!把火腿肠切成小丁,放在小盘子里;再把三个鸡蛋敲碎后,把蛋黄和蛋白放进一个小盘子里搅混;然后把青豆泡在小碗里:炒饭(幸好我老妈教过我几招,要不我今天就非吃“凉大米饭拌火腿肠”了)好了,言归正传。 这时候我已经把油放进锅里烧热了,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我往锅里倒了小些油,把锅爆香,再把火腿肠和青豆放下去炒几分种,一阵香气往一旁的表弟飘去,再倒小些油下去,这一放可不得了,从锅中溅出的油星全部都落在了我的胳膊上,把剩饭倒下去之后,就炒起来炒了几分钟那些米饭已经热呼呼了,一粒粒都分开啦,这说明可以放鸡蛋啦,我把搅混了的鸡蛋倒进去炒,最后放了葱花进去。 心想这下可好了吧!于是就尝了一口。乖乖,不是吧,我还没加盐呢!于是又急忙把盐加了进去。再把火关掉。呼……终于大功告成了! 虽然很苦很累还受了伤,不过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做的第一顿饭,虽然不是很好吃,不过,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在沟通中成长 “这是我的日记本,爸爸妈妈,你们如果要看,我随时欢迎哦!”这23个大字就写在我的日记本封面上。也许会有人觉得奇怪:日记本不是给自己看的吗?那就错了吧!我认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才是最快乐的事。 小时候,我可是很懒的,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而父母就会每天问我:“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或伤心的事发生吗?”“有啊!就是……那个……怎么说呢?”可惜,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了,以至于父母总是得不到答案。有一次,我看见班上有同学写日记,他说:“这里头写的可都是我的小秘密,连爸爸妈妈都不给看!”瞧这话说的,爸爸妈妈可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啊,有什么话不能对他们说呢? 是啊,爸爸妈妈是我最亲的人,既然他们这么想知道学校里发生的事,那我也学会写日记,写一本给爸爸妈妈看的日记。 回到家,我马上对妈妈说了这个想法,妈妈说:“好啊!你人还小,就知道满足我们大人,长大了不少吗!”“嘻嘻!那你们看了日记,一定要回复一个评论给我哦!我也想看看你们大人有些什么样的想法呢!”当天晚上,我便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写日记,并把它取名为“沟通小站”,写下了第一篇关于校园多彩生活的日记。 第二天,又是一个明亮的新世界。我打开日记本,惊喜地发现日记本下方多了一条评论!“妈妈来评论咯!‘沟通小站’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以后我们就在这里说说话,谈谈心,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看妈妈是不是能帮到你……”看了这些话,我立马打起了精神去上学去了。 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日记本中的内容也渐渐地充实,我与爸爸妈妈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日记本的评论中也多了“长大”“成熟”等字眼儿,看来爸爸妈妈是肯定我的咯! 直到现在我还有写日记的习惯,爸爸妈妈也勤勤恳恳地继续评论着。许多与爸爸妈妈不合的同学都很羡慕我与父母的感情,我却告诉他们:“建立一个自己的‘沟通小站’吧!与父母沟通着成长会让亲情的花朵重新绽放哦!”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一: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怎样审题呢?简单地说来,就是唱好“清楚范围、明确重点、确定主题”的“三步曲”。 首先,是“清楚范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楚范围是什么,二是清楚范围有多宽。清楚前者,是为了作文“切题”,不“切题”的作文,无论写得怎样精彩,都是不能及格的。清楚后者,是为了在最大的范围内选择最熟悉、最有感情、最有体会、最有意义的材料来写。 题目二: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虽然是半命题作文,但是可填的内容极多,选材很广泛,成长中太多难忘的片断,有很多可以选择,我们要选取其中较有特点或较为深刻的材料来写进文章。如以下一些选材: 1.在各种情感中成长 成长路上我们接受了很多情感,母爱、父爱、长辈亲人之爱是经常在身边陪伴的;朋友、同学的友情让我们温暖;与老师间凝结的师生情让我们成长…… 选择这一类的题材一定要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要写出亲人朋友老师给予自己感情的具体过程,可以写出具体的事件,如果能加入精彩的细节或细腻的描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另外一定要点明这种情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和变化,直接点透它的作用,点明是怎样让我们成长的。 2.在各种环境中成长 从小到大我们换了很多环境生活,最小时在家里,家的港湾伴我成长;幼儿园喧闹与稚嫩中我们成长;在学校学会做人、学习知识中我们迈出成长的脚步……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败笔”一词的意思。

2. 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3.第②段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中“池沼”的设计原则。

5.下面是描写苏州园林的两首诗,请分别从选文中摘选与它们意思最相近的一句话。

(1)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2)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查看答案

阅读《芦花荡》选段,完成题。

    ①她挂花了!”

    ②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③“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④“她挂了花!”

    ⑤“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⑥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⑦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⑧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⑨“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⑩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1.第⑤段中,为什么“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

2.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段“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4.第段中加点的“偏偏”一词,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满分5 manfen5.com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神灵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指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湍绿潭    可以调

B飞漱其    力拉崩倒之声

C高峰    峰峦上霄汉

D陋室    日,天宇晴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沿:______________

(2)不可悉见    悉: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乙】两篇选文中所写的山,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5.【甲】【乙】两篇选文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文段一: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文段二:

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1.文段一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_______》中的《_______》一文。

2.文段二中的“他”,是中国现代作家_______笔下的人物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