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①首先分享一个故事:某企业有一个...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

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①首先分享一个故事: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最近,公司高层也知道了此事,指示行政部必须强化管理,尽快解决问题。

②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并在早会上强调了此事,效果不佳;后来,行政部发出了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来,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人”罚款100元等......总之,他们期望通过制度进行管理,而所有这些制度实施之后开始还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时间一长,由于惰性使然往往不了了之,老问题还会继续发生。看得出来,因为每每采取措施之后效果总是不如人意,管理者往往会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结果是,制度加码,管理复杂,效果不好,员工抵触。

③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酒店。酒店老板每当看到客人离开客房之后,电视和电灯都开着,很是心痛。他也曾想过用制度解决问题,但是他明白,客人不仅不会理会他的制度,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些制度坏了心情,酒店有可能因小失大。后来某酒店员工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房间钥匙(IC卡)既可以开门,还可以插卡取电。客人离开的时候取走钥匙,电源立即被切断。酒店的这个联动方法,属于机制的范畴,是防呆机制的一种(傻瓜都能做对)。它源于智慧,优于制度,管理简单,效果良好。

④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一个浅显而伟大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更可靠。所以管理者务必充分认知机制的力量,活用各种机制,把管理做简单,改善管理效果。大到国家或社会管理,小到企业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机制的力量。

⑤那什么是机制呢?所谓机制,就是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化方法,它会对管理对象产生远大于制度的约束力。根据约束力大小,可分为硬机制、强机制、弱机制三种。顾名思义,硬机制产生硬约束,强机制产生强约束,弱机制产生弱约束。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各种机制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三者之一,而更多地介于这三者之间。下面用个例子进行说明。

⑥在一家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在装配机器过程中漏装螺丝(最容易犯的错误),人们提出了这样几种机制。第一种是,在复数个螺丝盒上安装感应器和蜂鸣器,只要作业者未按规定顺序从螺丝盒中拿取螺丝,蜂鸣器就会报警。第二种是,设计了一只有复数个手指的机械手,手指末端装有只能吸起一颗螺丝的磁铁。每个装配节拍开始的时候,机械手会自动吸起规定数目的螺丝,操作者只要把机械手上的螺丝装完就行。第三种是,事先把每台机器所用螺丝分别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个工位作业者只要把配好的螺丝装完即可。虽然以上三种机制的约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试想,如果有人试图以诸如“每漏装一颗螺丝罚款100元”这样的制度来解决问题,是十分可笑的。

⑦在诸如反腐败、减上访、防犯罪等社会管理实践中,机制同样十分重要。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走出制度迷信和制度依赖的误区,善用机制的力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有利于建设和谐、平安社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析14段的论证思路

4.第6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据新闻报道,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管学院开始早晚自习制度,但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较多,针对此现象,学校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取缔传统的写检讨书的做法,而是写出自己的100个优点,还要其他同学作证是否属实,取而代之的新颖管理方式,令不少学生大呼“校会玩”,出勤率也大大增高。“以前犯了错就在网上百度一片检讨模板,稍加修改就能交差,现在犯了错还要夸自己,还得夸满一百条,真是太羞愧了。”该院的某学生说道。你觉得这种做法的好不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1.制度固定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大到国家或社会管理,小到企业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机制的力量。 2.由现实中的事例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首先,作者由一家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想杜绝办公室经常发生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但效果不理想的例子。接下来,举出酒店为防止客人走后不关电视和灯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固定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 4.举例论证。为了证明约束力有大小之分,但都能不同程度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 5.略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结尾总结出了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议论文中的第一段的作用:引出××的论点或论题;作为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分总结构中的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写出你的观点,陈述出理由,理由要充分,语言要通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题。

【甲】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罢:通“疲”,疲乏。②殒:死 ③干遂:地名

【乙】 “天时⑴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骤 战 则 民 罢 骤 胜 则 主 骄 以 骄 主 使 罢 民 然 而 国 不 亡 者 天 下 少 矣。

2.下列加横线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魏武候居山中也/多助

B.吴之犹晚/国恒

C.骤战骤胜/夫环攻之

D.其独以亡,何/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战而骤胜

(2)则极物

(3)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寡助之至,亲戚

4.翻译下列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这两篇短文都从战争谈到了治国的道理,甲文侧重于哪一方面?乙文侧重于哪一方面?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         象征着人间的聚散,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他所抒发的

也更见深切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2)写邹忌外貌美丽的句子是                                              

(3)曹刿认为鲁国可以凭借鲁庄公能                                       

这一点来和齐军作战。

(4)角声满天秋色里                   

(5可怜后主还祠庙,                   

(6)宁为百夫长,                       

(7)鸡声茅店月,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③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

④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⑤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⑥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⑦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A.②①⑥⑤④⑦③    B⑥④③⑦②①⑤

C⑤④⑦③①②⑥  D⑥④③⑦②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莎士比亚,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

C.《变色龙》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