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阅读力而非阅读率
①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期间,有人对“你读了几本书”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阅读率明显下降。我认为,这样的调查也有失偏颇,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多阅读已不再依靠纸质,而是在网上进行的。纸质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整体阅读率的下降,也不能代表人们就远离了读书,我们不能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只能说明人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②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管是纸质的阅读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所以, 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③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
④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能掌握一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
⑤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
⑥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
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言文阅读
人虎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①者由之。至正丁未②春,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③杀之。或裂其肉,如噬啮状;裂其囊,取物之尤者,余则封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唯吮其血,且神之。[来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妇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乃蒙虎皮而搏之。妇人质脆弱,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贩者微见其蹠④,人也。归而谋诸邻,噪⑤而逐之。抵穴,获金帛无数。民竟逃去。
注释:①鬻(yù):卖 ② 至正丁未:即公元1367年 ③吭(hāng):咽喉
④蹠(zhí):脚掌 ⑤ 噪(zào):许多人大声呼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侦者缘木而视
(2)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
(3)绝类
(4)且神之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习其奋跃之态
A.何陋之有
B.无丝竹之乱耳
C.扼其吭杀之
D.虽有千里之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
4.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1.诗的后两句写了哪些意象(景物)?
2.面对二月春景,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
A.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C.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
C.在歌迷等待了半个月之后,超女李宇春终于现身上海,为她的个人专辑举行签售。
D.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作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反复斟酌,避免断章取义。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