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捡,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隋书》节选)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 ②饧:饴糖。 ③发摘:揭发
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静镇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扶苏以数谏故 B.何不试之以足
C.策之不以其道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梁彦光幼年聪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亲常说这孩子有刚正的气概,会使家族兴旺。
B.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时,没有针对相州多诡诈的风气,沿用了在岐州时“以静镇之”的方法,导致失败被免职。
C.一年多后新授官职时,梁彦光对皇上说他以前在相州获罪,不想再当相州刺使。
D.梁彦光第二次治理相州时,一方面揭发坏人坏事,严惩狡猾之徒,另一方面立学兴儒,以德化人,取得成功。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累迁岐州刺史 迁: ②庶有以变其风俗 庶:
③韩伯瑜母杖不痛 杖: ④卒为善士 卒:
4.翻译下列句子。
(1)及居相州,如岐州法。
译:
(2)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译:
名著阅读
①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孙悟空带领众猴探得水帘洞成为众猴之王,尊称“美猴王”;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为他取名“孙行者”;后经观音菩萨点化, 跟随唐僧取经,唐僧给他取名“孙悟空”。
C.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
D.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先后变成村姑、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化青烟逃遁,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怒而逐走悟空。
②简答题
《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脍炙人口,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第一次借扇:
第二次借扇:
第三次借扇:
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B.福:赐福,保佑
C.狱:监狱 D.属:类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年冬天,梅花和雪浪漫邂逅,给宜兴大地带来了冷艳的美景。
B.这篇文章内容冗杂,重点不清,毫无可读性。
C.中考已为期不远,我们再也不能侃侃而谈,而要脚踏实地努力拼搏。
D.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总是充耳不闻。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深谙(ān) 一窃(qiào)不通 B.癖(pǐ)性 深恶(è)痛疾
C.解剖(pō) 杳(yǎo)无消息 D.垂涎(yán) 坦荡如坻(dǐ)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篇名。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⑤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⑥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⑦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初三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三带给我们的是挑战,是压力,也是希望,当你累
了,想放弃了,失去信心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勉励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