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欣赏,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

诗歌欣赏,完成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作者在尾联中,特别点出了“侯骑”“都护”这一兵一官及其所在地,“萧关”“燕然”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3.颈联是王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请你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1.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2.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的情感。 3.示例:“孤”写出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它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写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以传神之笔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广阔,意境雄浑。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从内容上理解抒发了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人生离不开希望,没有希望的日子生活会暗淡无光。希望随处可见,父母眼神里饱含着希望,师长叮嘱时寄托着希望,朋友交往中浸透着希望;希望因人而异,有的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有的希望家庭幸福,有的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守住心中的希望,成功离我们很近;只要拥有美好的希望,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   

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紧扣话题,题目自拟。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  阙:              (2)王命急宣  或:             

(3)哀转久  绝:              (4)属引凄异   属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4.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5.文中“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6.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回答题。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 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B)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节选)

【二】(C)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D)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故宫博物院》节选)

1.文段(一)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是哪一句话?这体现出本文什么样的说明结构?

2.结合语段(一)中“败笔”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特点到________的顺序说明。

4.文中划横线的A.B.C.D四句话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5.文段(一)中“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一

句中“没有一个不”能否替换为“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2)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的《秋词》)

(6)《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诗句是: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铁马冰河入梦来”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8)前几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示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日”的“                                            ”的景象将一去不复返了。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

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该忘记眼前的责任;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该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