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我最喜爱的季节”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阅读童话
兔子的桂花糕
(一)
阴天总是会让人心情不好。可门铃又不知趣地响了起来!
门口站着一只兔子,一只穿浅黄色连衣裙的兔子,在她的脚边,放着一只小小的篮子。
“请问,您要桂花糕吗?°
兔子有些羞怯,不等我答话,慌忙低了头,弯下腰,揭开提篮上浅黄的小方巾,篮子里整整齐齐的搁着一个个小纸盒。
兔子打开盒子,踮起脚尖,把盒子举得高高的。
一块黄灿灿的桂花糕摆在洁白的盒子里,细威如玉,桂花的幽香扑鼻而来。
唔,真不错。
“怎么卖呢?”我问道。
“不要钱,一支歌儿就能换一块糕。”兔子用脆脆的声音回答我。
我愣了一下。
“对不起,这糕,我不要!”我坚决地摇了摇头,又坚决地关上了门,省得桂花糕的香味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我唱歌老跑调,小时候,受尽了伙伴们的嘲笑,渐渐的,对唱歌失去了兴致。有多久没唱过歌了呢?我还真不记得了。现在,为了一块枝花糕,就要在兔子面前扯开我那五音不全的嗓子。不,我决不干这种蠢事!
只是,我一直在想,兔子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要求呢?
(二)
有风的日子,总是让人心情不好。可门铃却不知趣地响了起来!
门口站着一只兔子,一只穿着淡紫色连衣裙的兔子。在她的脚边,放着一只小小的蓝子。 没错,她是昨天的那一只兔子,尽管她换了裙子,我还是认得出来。
“一支歌儿就能换五块糕,请问要么?”
我摇了摇头,关上了门,关门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轻轻地咂了咂嘴巴。
……
有雨的日子,总是让人心情不好。可门铃却不知趣地响了起来!门口站着一只穿着水蓝色连衣裙的免子。在她的脚边,放着一只小小的篮子。“一支歌儿换半篮糕,新鲜的桂花己经不多了哦。”兔子说。我咬了咬牙,轻轻的摇了摇头,关上了门。
从敞开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兔子水蓝色的背影,我注意到,她的耳朵软沓沓地搭在脑袋上。“新鲜的桂花己经不多了哦。”我想起了兔子的话,那一夜,桂花糕的香味,老在我心里乱窜。
(三)
晴朗的好天,总是让人心情舒爽。太阳给了我灵感,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今天,当兔子站在我面前时,我会笑容满面地打开留声机,让那些旋转不停的唱片一展歌喉。反正,兔子也没说那歌儿非得要我唱!
可是,门铃却不知趣地沉默着,我忍不住从敞开的窗口向外张望。
过了许久许久,路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绿点。今天,兔子穿的是绿色的连衣裙么?真是一只爱美的兔子啊!今天,兔子会不会说"一支歌儿就换一篮桂花糕哦”?
绿点很快就变大了,我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兔子,而是穿绿衣的邮递员。他给我捎来了兔子送我的小纸盒,还有一封佶。
亲爱的小郁姐姐:
我一直爱看你写的童话,那篇《快乐的兔子坡》写得捧极了!故事里,小兔子还会唱这样一支歌谣:
金黄的枝花,银白的桂花,
躲在枝叶中,吐露芳香。
金黄的香气,银白的香气,
牵着风衣裳,飘飘扬扬。
小郁姐姐,可我怎么总是没听到你唱这首歌呢?甚至连别的歌儿也没听你唱过。唱歌会让人的心里飘满了桂花的香味儿,您真的不想试试吗?
昨天夜里,雨打落了所有的桂花。我只找到这一点点,只够做一块新鲜的桂花糕了。能一边唱一边吃么?
我想,我在月宫里能听到你的歌谣,再小的声音我也听得到。
兔子小玉
打开那个小小的纸盒,一块黄灿灿的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我忍不住开始哼起歌儿来, 轻轻的,轻轻的,像耳语一般。正如小玉所说,唱歌会让人的心里飘满了桂花的香味儿。
不管明天是雨天还是晴天,有风还是多云,唱唱歌儿总会让人心情好好。真的,好好。
(有删改)
1.本文分为三部分,请你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1)我注意到,她的耳朵软沓沓地搭在脑袋上。
(2)桂花糕的香味,老在我心里乱窜。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唱唱歌儿总会让人心情好好"这句话的理解。
4.优秀的童话往往发人深省,本文就是一个有关执著、爱、快乐……的故事。请结合文章内容 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理解。(不少于60字)
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
阅读散文。
听秋
乔洪涛
①—朵牵牛花把它看到的秘密告诉了另一朵牵牛花,很快,整面篱墙上的牵牛花就都知道了,它们把一个个粉嘟嘟的小喇叭举上了头顶,向整个村庄宣布:秋天来了。
②我就是在早晨的时候听到了它们的宣言。我听见那些浅紫或淡粉的小喇叭一个个朝我张开了嘴巴,一个夜晚,它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全部开放了,我把耳朵凑上去,贴在那小喇叭似的花朵上,清晨的露水清洗了我灌满了整个夏天喧嚣的耳朵,它们把小喇叭贴在我的耳朵上悄悄告诉我,秋天來了。那毛茸茸的花蕊像新生儿的手臂,害羞似的在我耳朵里,我听见它们小声地告诉我: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③哦,秋天来了。我直起腰,把耳朵转向四野。
④我听见空气慢慢变凉的声音,那细微的凉丝丝的气丝儿慢慢变薄,变淡,夏日空气里的溽热和湖湿己经悄悄溜走,天空越来越远,越来越蓝;我听见田野里的庄稼和野草慢慢变黄的声音,一只蝴堞飞起又飞落,一只蚂蚱在微黄的草叶上有力的弹跳;我还听见村后树林里叶落的声音,阔大温柔的白杨叶在飘落中摩擦空气的颤抖,一截枯干的树枝带着成千的蝉直落泥土,薄薄的蝉翼脆如玻璃;我听见屋擔上那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把早晨的第一缕温和的阳光叼起,藏进窝内,它灵动的小眼晴眨来眨去;我听见院子里墙角的那几颗野菊花把細碎而热烈的橘黄的花朵擎开,它们在绿叶中细密如星星,拥拥挤挤开得热闹——我听见了,我都听见了,我站在院子里,听见秋色渐浓,听见秋香渐浓,听见——秋意渐浓了。
⑤停下手中的活计,听一听这秋吧。这是一个声音的仓库,更是一个生命的仓库。这里有芦苇变黄、秋果落地的萧瑟的声音,也有野菊花开放的声音,那些细密的花朵蓬勃而热烈,这里更有虫子们生命更迭的淼响。这里的衰落绝不是死亡,而是更迭,这里的腐烂绝不是结束,而是孕育。
⑥还有那秋天的月亮,一丝一丝,慢慢升起来的绝响。它挂在乡村的树梢上,像一枚上帝盖上的邮戳,又像天使闪亮的眼睛,纯洁得让人心疼。这枚时而新芽,时而满弓,时而淡绿,时而浅蓝的月亮呀,用它纯净顏色,天真的姿态,牵引着我,在尘世的喧嚣嘈杂中,给我一条通往耳朵,通往诗心,通往家园的路。
⑦把沉睡的耳朵喊醒,把沉睡的心灵喊醒,听一听这秋吧,这潦草而妩媚的秋色里,有月亮的呢喃,也有花朵的情话,更有虫子们生命不息的绝响。
1.请选出第④段中具体写出“我听见秋香渐浓”的句子,然后把它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品析下面的句子,按要求答题。
(1)它们杷一个个粉嘟嘟的小喇叭举上了头顶,向整个村庄宣布:秋天来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它挂在乡村的树梢上,像一枚上帝盖上的邮戳。说说句中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秋“更是一个生命的仓库”?
4.听冬,你会听出怎样的美?请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吧。(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
【乙】洛闹有僧,房中有罄①,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必百方禁之,终不能己。绍夔与僧善,适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③,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④,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国史异纂》)
注:①罄:古同“磐”,一种打击乐器。②士:有法术的人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1.甲文中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乙文中绍夔认为罄“日夜辄自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原句回答)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患其塔动 患:
(2)贻以金钗 贻:
(3)夔食讫 讫:
(4)其声遂绝 绝: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2)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4.甲乙两文写人都很生动。乙文“绍夔笑曰”中的“笑”字透露出绍夔怎样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文字
科学之美,是豪放激越、绮丽绵邈的大美,是悦目赏心、摄魂震魄的大美,是无可比拟、无与伦比的美。 我们要用理性的头脑理解科学,我们要用易感的心欣赏科学,我们还要用灵巧的手践行科学,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近科学那炫目的美。那令人神往的美,永远在吸引着我们、召唤着我们,我们虽不能至,却应qiè ěr bù shě去追寻。让我们到自然中、生活中、实践中去,去欣赏、聆听、触摸、感受科学吧!
1.请将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规范、工整、美观地书写在下面。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炫目( )
3.班里准备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周末你正在为此做准备,而张山邀请你一起去打篮球,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不伤害他的感情呢?
默写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终日不成章, 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3)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 。(刘禹锡《 秋词》)
(4)兔从狗窦入, 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5)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论语>八则》中常用来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 。”
(7)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