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
【乙】(赵惠文王)遂与秦王(即秦昭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①,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③,左右皆靡④。于是秦王不怿⑤,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节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
①奏:献。有的版本“奏”作“奉”。缻(fǒu):盛酒的瓦器,同“缶”。 ②进:进献。 ③叱:喝骂。
④靡:倒退,溃退。 ⑤怿(yì):快乐,高兴。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臣未尝闻也 尝:
(2)相如张目叱之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休祲降于天 翻译:
(2)秦御史前书曰 翻译:
3.【甲】文中唐雎给秦王讲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等事件目的是(1) ,他采取的行动是(2) ;【乙】文中秦王“不肯击缻”时,蔺相如采取的行动是(3) 。他们的英勇行为收到的相同效果是(4) 。
默写
(1)蒹葭采采, 。 (《诗经 蒹葭》)
(2)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3) ,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岳阳楼记》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之中,既赞美滕子京政绩,又交代了重修岳阳楼背景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1.第4幅图中的“某一仪表”指的是现代汽车上安装的( )。
A.车速表 B.燃油表
C.里程表 D.发动机转速表
2.根据连环画提供的信息,请你推测郭沫若题词的主要内容。
学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请你从《风筝》《未有天才之前》《“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孔乙己》中选择一篇,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答:
下面语段出自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根据课文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乙】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丙】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A.【甲】逗号 【乙】逗号 【丙】分号
B.【甲】冒号 【乙】冒号 【丙】分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丙】逗号
D.【甲】逗号 【乙】分号 【丙】逗号
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列成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一项是( )
A.鼠目寸光 星罗棋布 气焰嚣张
B.意气风发 安之若素 不毛之地
C.芸芸众生 珠烁晶莹 坚持不懈
D.置若罔闻 声名狼藉 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