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

①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

②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边儿。

③说到这里,似乎说的都是内容问题,其实,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④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

⑤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敷衍文债,不要没话找话。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乃是学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

⑥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但怎样才能保持原味,却是说不清的,要说也只能从反面来说,就是千万不要用不必要的作料损坏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惜做起来只有会心者知道,硬学是学不来的。我们能做到的是谨防自然的反面,即不要做作,不要着意雕琢,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由此也许可以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了。爱护文字,保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健康,不让它被印刷物上的流行疾患侵染和扭曲,乃是文字上的养身功夫。

⑦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了。因为是原味,所以淡,因为水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浓的原味。事实上,所谓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到普希金的诗作时说:“这些小诗之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气呵成的,正是因为普希金把它们修改得太久了的缘故。”梁实秋也是一个极知道割爱的人,所以他的散文有一种简练之美。世上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⑧如此看来,散文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否定性的,这倒不奇怪:因为前提是有好的感受,剩下的事情就只是不要把它损坏和冲淡。换一种比方,有了真性灵和真体验,就像是有了良种和肥土,这都是文字之前的功夫,而所谓文字功夫无非就是对长出的花木施以防虫和剪枝的护理罢了。                                                          

(节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有改动)

1.读了本文,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出“平淡有味”的散文?

2.为了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结合相关句子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材料链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郭沫若《白鹭》)结合上文内容给这段文字写一段批注。

 

1.一要有真感受,二要自然,三是文字贵在凝练。 2.比喻论证。如作者在文中写道“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把散文文字贵在凝练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从而生动的回答了“散文如何做到平淡有味”这个问题。 3.事例多采用凝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自然的写出了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作者没有对白鹭作具体的描绘和客观的说明,而是采用了大写意的手法,长、短、白、黑,全在乎自己的主观的感受和评价。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从第⑤⑥⑦三段的作文主张中进行概括归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本文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答题思路为: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段以说明性语言为主,兼有散文特征。要结合对原文章的理解对选段进行评析,评析时注意作者对散文的三点主张:有真感受、要自然、文字贵在凝练即可。 考点:分析文段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殆。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1.解释下列带横线

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乡先生(   

以告之(    

岂非命软?(    

子不识范文正公(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3.用原文回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什么?作者概括写景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请您简要分析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是曹操所作_           (诗体)《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2.请赏析诗中的划线句。

3.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大。哪几句诗阐述了作者这样朴素的辩证见 解?

 

查看答案

下面每句话中均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拙设施。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虞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飞岛国”的奇遇。作品想像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C.在小人国里,格列佛发现王国里一直存在着以鞋跟的高低来划分党派。他还遭遇了这个国家与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之间的战争,格列佛帮助该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

D.“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把我的礼帽摸了一圈,弄得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再戴上去。”选文描述的情节是格列佛游慧骃国。在这里人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称作“耶胡”。

2.我的行为博得了皇帝和朝臣的欢心,军队和人民也普遍地喜欢我,所以我就抱着在短期间内可以获得自由的希望。我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他们。人民渐渐不大害怕我对他们会有什么危险了。有时候我躺在地上,让五、六个人在我的手掌上跳舞。后来男孩子和女孩子也就敢走到我跟前来,在我的头发里捉迷藏了。这段文字描述了格列佛游历哪个国家? 他为何会到这个国家? 结合所选文段具体内容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                  。(            《凉州词》)

②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           》)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