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赏析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

诗歌赏析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1.赏析“风弄红蕉叶叶声”中“弄”字。

2.先分析诗的最后一句,然后归纳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弄”拟人,把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写得别有一番情致。 2.“只堪图画”写自然风景之胜,堪值入画。“不堪行”则表明此地交通闭塞,与内地相距遥远,路途艰险,返乡不易表达了诗人思乡(忧郁、忧伤)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涉及到古诗中的“炼字”。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本题中的“弄”就是拟人写法,从表现风吹红蕉的情态来分析解答。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先要抓住每个字词的理解其字面义,“堪”有“值得”的意思,景物入画,说明景色好,而诗人说“不堪行”,有“行不通”“走不动”的意思,从这点来理解诗人觉得回归之难的感叹。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文内容填空

①淮南秋雨夜,          

             ?怅望青田云水遥。

              ,相伴过年华。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塞下秋来风景异            

⑥斯是陋室,          

⑦《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⑧补全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拳打镇关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gémó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jièDì,消除          ,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根据拼音写汉字。

             、                     

2.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把标点     改成标点      

3.将“嫉妒”、“憎恨 ”按顺序填入原文。          

 

查看答案

阅读《空山鸟语》,完成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崎岖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到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说“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由此看来,想要解读鸟语需要怎样的条件?

3.如何理解“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这句话?

4.通读全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5.文章结尾“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在文中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题

①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③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④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第①段中破折号后的“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如果删掉并不影响句子的连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选文第③段中,哪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特征?联系整段文字,说说它的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请将②、④两段文字作一比较,找出作者在用词上的变化,说说这样的变化能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4.“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说说“泛”字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①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②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日龙,云从之矣。

(选自韩愈《龙说》)

【注释】

①茫洋:同“徜徉”,自由自在往来。

②汩:水奔流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1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2)日月,伏光景           

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4)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求其能千里也           

(6)一食尽粟一石           

2.下列加横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能尽其材    若龙

B.然龙乘        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执而临之        之不以其道

D.云固弗灵龙也    只辱奴隶人之手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        )(       

A.而临之                之不以其道

B.才美不外               风吹草低牛羊

C.真无马耶               真不知马也

D.虽有名马              时有物外之趣

E.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                    :(限15字以内回答)

6.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千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是指:             

7.“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8.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

9.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说你的看法。

10.甲乙两文都是“说”的文体,它们分别论述了什么观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11.读了甲乙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说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