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在空气中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力程度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门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1.本文属于哪种说明文?请给“霾”下定义。
2.第3自然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5自然段加点的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4.如何有效控制“霾都”的增长?请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学校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围绕主题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标语。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话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名句默写:
(1)海内存知己, 。
(2)念天地之悠悠, 。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4)不戚戚于贫贱, 。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铜雀春深锁二乔。
(7)但愿人长久, 。
(8)兴,百姓苦。 。
(9)怀旧空吟闻笛赋, 。
(10)蓬莱文章建安骨, 。
填空: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主要讲述了 潜艇的故事。
(2)《名人传》的作者是 ,这部作品叙述了 、 、 、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精神。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我们学习的《藤野先生》、《雪》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B.《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D.张养浩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我们学习了他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学校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D.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九寨沟的盎然生机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