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月光手帕 韦延丽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

阅读短文,完成题。

月光手帕

韦延丽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一一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

“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

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①,说:“我不认识你!”

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

“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

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

你踩到月光手帕了!②”男孩儿惊叫起来。

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

“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

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

“是那儿吗?”阿斌问。

“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

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为爹娘,为那个被他打伤的小伙伴,更为自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

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第①处画线句中加点词“跳”的表达效果。

3.选文中阿斌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4.选文第②处画线句“你踩到月光手帕了”中的“月光手帕”是指什么?它有何象征意义?

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阿斌的选择给了你什么启示。

 

1.(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的时间。(2)渲染了清冷的气氛。(3)写出了阿斌行走山路的艰难。(4)为下文写阿斌家里的不幸埋埋下伏笔。 2.动作描写;写出了男孩儿挣脱阿斌的迅捷,体现了他对阿斌有很强的戒备心理。 3.良心未泯,知错能改,勇于担当,重视亲情。 4.(l)“月光手帕”是指月光穿透树隙洒在地面上铺成的一片片巴掌火的手帕(或光斑)。 (2)足母亲善良、坚忍、敢于担当的象征,足家人期盼、坚信阿斌能悔过自新的象征,是阿斌良心发现、主动自首的象征。 5.内容:阿斌因打架伤人犯罪而选择逃跑,给家人带来了极火灾难;阿斌又因家人对他的期盼与坚信而选择了主动自首。启示:可从犯错与认错、逃避与承担等角度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了解内容。此段主要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从叙事的要素、气氛的渲染、对人物行为的衬托以及与下文有关情节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在文中找到所示的内容,根据具体的情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点明描写方法,说明词语所表现的人物行为的特点和内心情感。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找到作者描写“月光手帕”的文字,理解比喻意义。再结合故事情节,从表现文中两个人物“母亲”和“阿斌”精神品质来理解象征意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根据上题的解答,结合文中“阿斌”这个人物有关的行为描写,从其改过自新这一点来谈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错误,重新做人所得到的启示。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②以先帝遗德(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2.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臣卑鄙           D.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3.翻译下列句子。

罚臧否,不宜异同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

5.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②赏析: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                      

我喜欢红色,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右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查看答案

《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他在艰难困苦、令人室息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