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陶公性检厉》一文,完成下面小面题。
陶公①性检厉②,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③,值积雪始晴,听事④前除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
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⑥当足。乃超两阶⑦用之。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①陶公:指陶侃。侃字士衡,庐江寻阳(今江西)人。少孤贫,积功至荆州刺史。成帝时,封才郡
公。②检厉:检束严格,办事认真。③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④听事:厅堂。指官
府办公的大堂。⑤除:台阶。⑥仍:乃,于是。⑦阶:官阶。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咸不解其意 (________________) ②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___)
③皆令录厚头 (________________) ④尝发所在竹篙(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是悉用木屑覆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乃超两阶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试说说陶公具有那些优秀品质?
阅读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完成第小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⑴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与综合实践
今年是泰兴籍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诞辰130周年,作为校报主编的你准备出一期丁文江纪念专辑,这一期的专辑名你定为_________ ,校报拟采访与丁文江有关的人士,你准备采访的对象是_______ 。
请列出你准备采访的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那怪道:“我愿皈正果。”又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在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菩萨曰:“岂有不到之理?你可将骷髅儿挂在头项下,等候取经人,自有用处。”怪物道:“既然如此,愿领教诲。”
(1)上面一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
(2)上文中的那怪是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贬到下界 ,九个骷髅头“自有用处”,后来发挥了什么用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⑴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
⑷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
⑸ ___________________ ,更造崩山之音。
⑹ ___________________ ,鲜克有终。
⑺亡羊补牢,___________________。
⑻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中国第一个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
B. 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教师在节日当天,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C. 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作为“书橱”,也有人把他们称作“书迷”、“书虫”、“书呆子”。
D. 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李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