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文后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①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文后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2)遇其叱咄

(3)不敢出一言以

(4)以衾拥覆,久而乃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濂的求学之路可以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家贫吃穿条件差,读书靠借和抄,拜师要离家远途跋涉,求学还要看老师的脸色。

B. 宋濂认为自己求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勤借书,勤抄书,勤读书,勤拜师,勤提问。

C. 宋濂觉得年轻人吃、穿、住、教师、用书等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且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D. 作者认为,求学之道一要勤奋,二要虚心,三要专心,关键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现身说法,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

 

1.(1) 担心 (2) 有时 (3) 回答 (4) 暖和 2.略 3.C 4.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等。(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作品出处:《文宪集》《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创作年代:明初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重点字词解释。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如“和”,可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衾”指被子,可以据此判断出“和”的释义为暖和。 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翻译四步骤:一、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文意。二、落实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用法。“寓”“奉”“若”。三、关注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特殊语气。四、用通顺的现代汉语表达。 3.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项中,文中说现在学生条件好,在于激励马君则(即马生)让他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条件,好好学习,并非选项所述原因。故选C项。 4.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文本的筛选能力。本题解答要求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根据题目的指令——“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理由”,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⑵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⑸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⑹  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8)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见。它吹黄了小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它陪伴过游子:“。(《次北固山下》)”请写出带有“风”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初二(1)班拟开展“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方案先行   作为活动策划人,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写出两个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

活动目的:①  

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比赛制作“重庆小面”

活动二  开场助兴   作为活动主持人,请你在开幕式上扣住活动主题,说几句富有感染力的话,以营造活动气氛。

活动三  文化助阵   晓雪同学为本小组制作的小面拟写了一则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语加以评析。

广告语:麻辣当前,岂能面不改色;香飘万里,安能端坐如山

  析: 

 

查看答案

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示例:每一次出门远行前,母亲都会仔细检查我的包袱,唯恐必须的物品被

遗漏了;漫漫人生长路,需要我们轻装上阵,松掉思想包袱,这样才能走得

更远。

备选词语:算账、疙瘩、水落石出

选词: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 《我的母亲》——胡适——母亲

C. 《列夫·托尔斯泰》——纪伯伦——洞察世事的眼睛,深邃丰富的灵魂

D. 《马说》——韩愈——人才观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 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 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 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