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毕淑敏 (1)什么叫教养...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毕淑敏

(1)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2)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一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3)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4)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

(5)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6)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一—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7)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一一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8)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我们作为人类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9)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援中伤痕累累,但因为你具有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10)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出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11)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选自《你要好好爱自己》,有删节)

1.梳理短文内容,简要回答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请简析第(7)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语境,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论证作用。

5.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作用。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1.① 热爱大自然,②用公共语言表达内心、与人交流,③了解历史,④有远大目标,⑤敬重敬畏敬仰人类优秀品质。 2.我们必须通过后天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3.首先提出本段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接着解释公共语言的内涵及用公共语言交流的意义,最后从反面论证不会用公共语言交流的人难以算是有教养的人。 4.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后天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比作酵母,论证了后天教育在培养人的教养上的重要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5.“多半”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表推测,指的是一个懂得爱护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爱护植物的人,也可能会爱护动物、爱护动物,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避免了表达的绝对化。 【解析】议论文的考点主要有文章内容的理解、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语言的特点、论证思路等。(1)为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2)论点。(3)论证思路。(4)论证方法。(5)论证语言。 1.此类题是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理解问题的能力,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从文章的(6)—(10)自然段的首句进行概括作答。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解答本题就要根据作者对“教养”的分析,结合文中最后一自然段来概括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论证思路”即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仔细阅读第(7)自然段,进行分析作答。首先提出本段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接着解释公共语言的内涵及用公共语言交流的意义,最后从反面论证不会用公共语言交流的人难以算是有教养的人。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后天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比作酵母,论证了后天教育在培养人的教养上的重要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从议论文来说,语言的特点有“生动形象”“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典雅含蓄”等。本题中考查的是加点词语的赏析,答题模式“解释词语的意思+解释句子的意思+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多半”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表推测,指的是一个懂得爱护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爱护植物的人,也可能会爱护动物、爱护动物,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避免了表达的绝对化。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感忆恩师》, 完成小题。

感忆恩师

蒋建平

七岁以前,我一直待在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常带我去割猪草。我背着小背篓,在高低错落的田埂上蹦蹦跳跳。那时候,我觉得割猪草是最快乐的事。这样的经历导致我在上学的第一天被妈妈拿着火钳在后面赶着去学校。我一路上都在哭着喊:“我要回家跟奶奶割猪草!”

她是我的学前班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安排班主任在学校门口接低年级的学生,我被她拉着走向教室。可能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哭闹,我乖乖地跟着她走。我一边走,一边不时抬头去看她——①她总是笑着,剪个女士包头,黑发中夹杂着很多白发,阳光下白发显得很是耀眼,只是右边眼睛上长着一个瘤子,比较大了,多少遮住了眼睛,倒也不令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害怕。“快进教室吧,喜欢割猪草的小朋友。”她俯下身来看我,依旧笑着。

上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老师总要求我们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写当天的作业,写完给老师批阅过关了才能回家。长时间的“神游”加上七岁前并不像其他大部分同学那样接受了父母的早期教育,我比其他同学“晚发育”很多,每次放学都是“雷打不动”地最后一个回家。很多时候因为写不出作业,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我就会开始哭,越哭越大声。老师们大多在我一哭起来时就没了办法,只能催着我收拾书包回家,以免打扰其他同学写作业。②但这在她那里并不奏效

那天,我照旧不会写作业,拼音字母歪歪扭扭地写得乱七八糟,擦了又擦,纸都被擦破了。教室里的同学渐渐少了起来,我望了望讲台上的她,像前几次写其他作业那样,“哇哇”哭了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她,她还是翻着手中的作业本,我顿了顿,鼓足气,哭得更加起劲。泪眼中她向我走了过来,我心中开始窃喜。“不要哭了,你这招对我没有作用,你的事其他老师都跟我说了。我不会因为怕你哭就让你回家,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早点回家,你可以叫我教你。”我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小声抽泣着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在旁边的座位坐了下来,拿过我的作业本,叫我仔细看着,一边写一边跟我说着该如何起笔如何转弯如何结束。就这样,她在每一行的开头端端正正地写下字母,写完后把作业本推过来:“照着老师写的字母写,你在老师写的字母后面跟着写满一行,写完咱们就一起回家。”我接过她手中的笔,看着她在前面写的字母,又回忆她写时跟我说的话,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一个“ɑ”,刚写下,就听见她说“好,很好”。我抬头看她,她正笑着看我。她总在我写下一个字母后表扬我,我就写得越来越快,下笔时也不犹豫了。六行字母全部写完后,她轻轻地为我鼓掌,说:“你写得比老师还好。真棒!”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她,只是看着她笑。她捏了捏我的脸,用手背擦了擦我脸上未干的眼泪:“明天写作业不要哭啦,你看你明明会做的。现在咱们回家。”她用手背擦我的脸时,我觉得暖暖的却有点疼,好像能感觉到她手背上的细纹。长大后,才知道,那些细纹,因为总是接触粉笔,才会被刻画得那么深,那么糙。

后来,有大概半个学期的时间她都陪着我写作业,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学校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一个火桶,早上起来在食堂借些火种燃起炭,晚上又用灰盖住保留火种。她总把自己带的火桶让给我坐,自己坐在冰冷的板凳上,看我写完。

大概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她离开了学校,我之后再也没见过她。可是我知道,是因为她,因为喜欢她,我才喜欢上了语文这门课,才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文学梦来。

1.文章第一段写“我”喜欢和奶奶割猪草的事,有什么作用?

2.画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3.“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的原因是什么?

4.画线句子②中“这”具体指代的是什么?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三峡》,完成小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略无处     (2) 不见月    (3) 乘御风    (4) 哀转久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4.第四段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5.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蒹葭》,按要求完成小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2.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的?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对称的句子。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童年就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如果人生是一首曲,童年就是__________;如果人生是一个故事,童年就是__________   _;如果人生是一年四季,童年就是_______  ___。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