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简要介绍“猫式读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三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能,吕蒙读书后虽才智大有长进,但他读书只是为了扩大视野,“见往事耳”,并不是为了研究学问。或:能,吕蒙作为军中主帅能在百忙之中注意学习,大有长进,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受到鲁肃赞赏。(言之成理即可) 2.“猫式读法”意指读书时要像猫一样慎重选择、细嚼慢咽,并注意适可而止。 3.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传统媒介阅读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 4.示例:抽空每天读几页书;阅读对象要有选择;阅读时汲取精华、唾其糟粕;阅读要有计划;采用多种阅读媒介。 【解析】 1.题目考查文章观点的理解感悟能力。充分阅读材料内容,感知材料提出的观点,这样才能辨析论据是否适合。材料一中提出“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工作中不忘学习角度来思考,也可以从纯粹“做学问”的角度来考虑。所以,结合吕蒙学业大进的故事,我们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注意要将理由说的充分具体。 2.题目考查材料的总结概括能力。材料二中就阅读方法提出“猫式读法”的观点,我们就结合作者的阐述,从“猫式读法”的具体描述中来提取观点,作者结合猫的进食特点来思考读书方法,主要表达了读书要像猫进食一样慎重选择、细嚼慢咽、适可而止的观点。 3.这是一道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主要信息的题。要依据图表主要信息或关键数据来进行分辨、提炼、概括,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往往是结论的源头。本题通过图表的展示,我们可以发现: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传统媒介阅读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 4.本题针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及拓展表达能力。读懂材料内容是完成题目的关键,要总结出材料是围绕什么内容来讲的,指出什么问题,提出什么观点态度。本题三则材料围绕“阅读”展开,讲了面对阅读的态度、阅读现状、阅读方法等问题,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对中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建议,例如抽空每天读几页书;阅读对象要有选择;阅读时汲取精华、唾其糟粕;阅读要有计划;采用多种阅读媒介。 点睛: 结合材料内容来拓展表达是常考题型,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在于材料的阅读,感知材料的观点,然后才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建议,注意抓住材料中一些重点句子,同时要注意与自己实际生活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中书左司掾:与后文“都指挥司照磨”都是官职名。 ② 侈:大,多。   ③顾:只是,只不过。表轻微转折。④逮:等到。 ⑤耄:老。

1.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两处。

苟 有 所 得 则 以 告 予 予 将 不 一 愧 而 已 也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学未成而不暇   卷石底    B. 年壮方可出   鲁肃过浔阳

C. 予于京师    当凌绝顶    D. 此其何也     广数言欲亡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篇对晚辈的赠序,作者写了陈庭学的“无不历览”,又写了自己的未能出游,其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 词中“破”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象,用拟人手法描写 “平冈细草鸣黄犊”所展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仿照示例,为班级开展的“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

主题词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1

“第一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难忘而宝贵,并获得了有益的人生经验。

2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是某一期《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请修改画线句,使之和前面两句的句式一致。(2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直面厄运,永不退缩,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是司马迁的选择……

 

查看答案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

伶熙紫杉   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

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kid.666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