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火热的夏季过去,我们迎来了天高气爽的秋季。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相传吕后与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比较难相处,她处处提防戚夫人,后将戚夫人残害致死,戚夫人的宫女贾某被逐出宫,这一习俗方传入民间。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因此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人们将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也插菊花,从唐代开始,历代盛行。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防 tí 比较jiào B. 提防dī 比较jiǎo
C. 提防tí 比较jiǎo D. 提防 dī 比较jiào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字的笔顺是:“花”的第六画是:撇
B. “火”字的笔顺是:“花”的第六画是:竖弯钩
C. “火”字的笔顺是: “花”的第六画是:竖弯钩
D. “火”字的笔顺是: “花”的第六画是:撇
(3)下列《晨读时光》中的诗歌与文段内容相关的是( )
A.《竞渡歌》(唐)张建封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C.《元日》(宋)王安石 D.《鹊桥仙·纤云弄巧》(宋) 秦观
(4)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菊花与梅花、兰花、竹并称“四君子”,它们是中国人感物抒怀的对象。下面四句诗就是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写的,下面描写菊花的诗句是( )
A.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C.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D.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风靡( )殷勤( )鲜为人知( )
摩挲( )哺育( )倜傥( )相依相偎( )
nì( )味jiè尺( )脑suǐ( )面面相qù()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往往会留下遗憾。正是这份遗憾,伴随着人们一路成长,因为遗憾会给人以警醒和鞭策,给人以勇气和奋进……
请以“遗憾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③中心明确,立意深刻,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情节,回答问题。
6月28日。睡了一夜,精神多少好了些,加之寒热已经过去,我又起来了。虽然噩梦给我的恐怖还很大,可是想到疟疾明天又要再发,不如抓紧时间准备一点东西,供我发病的时候吃。
这段文字中的“我”是 填人名),他是用 的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
下面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个土人成为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B. 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等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C. 冰心的“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之情。
D. 罗切斯特的疯妻子烧毁了庄园,自己也摔死了,罗切斯特为了救她,眼睛失明,手也残废了。
阅读下面摘自报纸和网络的资料片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新闻现场】
本报讯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摘自《每周文摘》)
材料二:【各方声音】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看来,中华经典诗文能提升审美品位,并对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认为,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诗词大会”可以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要真正深入人心、影响人的气质,光靠几台节目热闹热闹,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范诗银说:“中国诗词大会”空前好,它使当前大众浮躁的心灵得到了安置。当前,有些人为钱、为房子、为地产而疯狂,“中国诗词大会”的确给了人一种精神缓冲的心灵空间。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亚军彭敏谈道:如果用功利主义心态看,背诵诗词是无用的,但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网友评论: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综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大象文摘》)
材料三:【调查数据】
一项“关于成年人是否需要背诵诗词”的网络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有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诗词能提升人的气质的;有认为背诵诗词,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做榜样的;有认为不妨背些,以消磨时间的。但也有27.3%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不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是互联网时代,只要动手查一查就知道了,不必为此费时费脑;还有人说,有背诵诗词的那个时间还不如去赚钱。(摘自互联网)
1.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举办得空前好,它深入人心,完美无憾。
B.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
C. 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带来查找文献资料的便利,已没有背诵诗词的必要了。
D. “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意思是人们从武亦姝身上感受到了古代才女的才情。
2.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新闻标题。
3.从材料二中,概括诵读中国经典诗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