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__________________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修辞的角度品析

(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

4.小说中的唐先生与老范地位悬殊,身份、学识、境遇迥异,两个不同人生轨迹的人在花房邂逅,几经周折,成就了一段耐人寻味的人间往事。你认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能走到一起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花房交往,感受真情 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2.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③有些势 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3.(A)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 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 (B)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 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 4.略 【解析】 1.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寻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③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自不好学 (就是)    B. 然今汝者 (派遣)

C. ,则徒劳费   (这样)    D. 千里师    (跟从)

2.选出与“温故而知新”中“故”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力改

B. 令汝一行

C. 弄玄虚

D. 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旧耶

3.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 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 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 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共l30篇。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B.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C. 莫泊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等课文收有《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等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影风靡全国”。

B. “风雪载途、花枝招展、温声细语、举世无双”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杀无辜。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