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曰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 __    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1.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意思对即可)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3.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意思对即可) 4.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 5.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意思对即可) 6.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文章第一段和第五段可以找到:a、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b、完成父亲的心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 2.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李先生拜托邻居的语言、他对待父亲的态度、父亲去世后他给邻居磕头可以看出他: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从有礼貌,尊重他人;孝敬老人,知恩必报。 3.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是神态描写,表现了李先生当时抱歉,不好意思的心情。 4.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的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 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 5.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李老先生临终前让儿子给邻居磕头致谢,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6.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补写的句子根据李先生为了父亲向邻居们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完成父亲的心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我们单元也因此最和睦,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借你一个微笑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子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车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⑾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⑿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⒀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⒁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⒂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⒃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通读这篇文章,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2.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由于受叙事方式的限制,这当中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不超过80字)

3.在这篇文章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4.作者在第⑩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文章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5.在文章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是他(李俊)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请简要说说李俊为“我”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

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书可耳!⑵于遂就书

2.将下列句子译为汉语。

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注:苟:如果)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      )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为:       )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

(4)父利其然也 (利:         )

2.翻译下列句子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2) 泯然众人矣

3.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我是小小啄木鸟

(1)捉虫:为了维护汉语的尊严与健康,请你将隐匿其中的语言“蛀虫”找出来。

咳不容缓  改正后:-----------    物净天择  改正后:-------------

(2)找虫:在我们的语言王国里,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蛀虫”?请你再找出2个生活中错用、滥用成语的广告用语的例子。

-------------改正后----------------   -------------改正后----------------

(3)防虫:广告中错用、滥用成语的现象像蛀虫一样蚕食着、侵害着我们的母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机体,就你接触的范围来看,它们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作为母语的捍卫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减少或消灭这些语言“蛀虫”?

虫害面面观(负面影响):

防虫小绝招(建议):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

①-----------------,青山独归远。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