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⑸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孤(古时君对臣的爱称) B. 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C. 自以为大有所益(增加) D. 士别三日(多日,几天)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首先指出吕蒙当权掌管事务,阐明“学”的可能性;接着现身说法,阐明“学”的必要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从鲁肃的神态和语言中,可以感受到鲁肃对吕蒙学识大有长进的惊奇和赞叹之意。
D. 成语“吴下阿蒙” ,本意指吴县吕蒙,后比喻学识浅薄,文采不足的人。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屏zhàng____ 深xiāo____ jū___躬尽瘁 妇rú____皆知 qiè______而不舍
硕 (_______)果 哺 (_______)育 气冲斗 (___)牛 鲜 (_____)为人知 深恶(_______)痛绝
作文。
请以“铭记那份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杭州巷10号
夏 阳
①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②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③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④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⑤老太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声爽朗,她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⑥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⑦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⑧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众星捧月般,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⑨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⑩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⑪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沮丧地摇了摇头。主任皱了皱眉。很显然,我这个刚被招聘进来的大学生第一天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⑫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⑬主任沉默不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每空不超过20个字。
起因:
经过:
结果:
2.第②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3.根据小说的第④—⑦段,分条概述老太太是怎样的人?
4.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
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5.第⑪段画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