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之于高山,是另一个地方;乡村之于城市,是另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之于高山,是另一个地方;乡村之于城市,是另一个地方;社区之于校园,是另一个地方……远方对于眼前,未来对于当下,书中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也都是另一个地方。

凝视自己的生活,遥望另一个地方,我们思潮涌动,我们好奇神往……

那么——走,到另一个地方去。这是生活的变奏,是内心的召唤,是精神的指引。

请以“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例文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海浪渐渐退去,只留下若隐若现的礁石,我站在沙滩上望着人们远去的方向,脚不由自主走过去,在淤泥中印下一串脚印。 走到小岛上,望着海那边的沙滩,看着人们捉虾鱼的情景,一切似乎都是僵硬的。忽然小岛被一团雾围住了,四周渐渐迷茫眺望不到海那边的情景。贪婪的人们察觉不到自己已经是在孤岛上的野人了。雾越来越深,弥漫着恐怖的信息。小岛上的鱼被人们捡光了,人们这才察觉到自己已经漂流。 晚上雾渐渐散了,天上的星星跑出来,天空变得不会单调,人们望着一望无际的海,仰着天空的深蓝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大。不时有几位小孩哭闹,人们的恐惧越陷越深。望着互不相识的人,没救了,没救了。人们的心发出这样的呼救。 第二天,天空很蓝,白云漂浮着。那是龙头,那是龙尾。但不一会儿就消失了,阳光照在小岛上显得特别的温暖,但人们的心还是冷的。有不少的人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挥舞着等着人们来发现;有的人把吃剩的鱼骨头摆成了一个巨大的SOS的救命信号。经过一天的认识人们渐渐熟起来,男人安慰女人,女人维护小孩,一切似乎那么和谐。不再恐惧。 食物已经所剩无几了,饥饿折磨着人们,人们再一次恐惧,再次感到死神的威胁。 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前面有座小岛,人们的希望再一次点燃,有些人等不了时间的折磨跳进海里想靠自己的力量游过去,海深水草多,鲨鱼也多,不少人又到一半就死了。有些人游到快要到小岛时筋疲力尽支撑不住也死了。岛上的人还不到1/2妇女占大部分,现在只能靠上天的保佑了。一天、两天小岛终于靠近孤岛,人们欢呼着,绝望的心情彻底的没了,天空很蓝。 就这样人们的新彻底的温暖起来,天使的爱在燃烧着。人们对生活有了自信,对自己有了信任。这就是奇遇,只有这样的折磨才能让自己长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富有诗意的提示性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写作思路,该题目非常具有青春朝气,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激发出文字的活力,作文写作难度适中。在审题立意上,要注意该题目中有两种关键词,一个是“走”;一个是“地方”,走,体现出一种移动,里面蕴含着动感,就是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的意思,地方可以写它的原义:一个地里位置,也可以写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一个新的心理空间。这样写作思路就打开了,可写的内容也就多了。但是要注意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立意高远。 点睛:作文写作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走”,要写清楚为什么走?怎么走?走到哪里?结构文章时可以采用中心句引领的方式,使文章的结构层次清晰。本文适合写抒情类散文或者是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除夜二首(其一)

宋·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1.结合内容,说说诗歌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黄冈竹楼记

北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刳(kū):削剔,挖空。 ②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③平挹(yì)江濑: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 ④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 ⑤公退:办公归来。 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⑦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⑧嗣:接续、继承。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不可具             

(2)鹤氅衣

(3)亦谪居之概也       

(4)竹为瓦

2.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4处)

戊 戌 岁 除 日 有 齐 安 之 命 己 亥 闰 三 月 到 郡 四 年 之 间 奔 走 不 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2)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4.结合文意,分析作者的心境与情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墨

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睛。”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

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就有“其色墨”的句子;“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

⑥成语“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注】①墨锭: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后压制而成,作为书画类用品。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墨的。

2.结合文意,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1)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

(2)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 墨的价值如此昂贵是因为它已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C. 墨的制作过程依次是取烟、制作烟料团、加入配料制成墨团、捣练锤击、入模成型。

D. 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

4.如今,“墨”已超越了它作为书写工具的内涵,而以更丰富的意蕴呈现于汉语中,如下列词语:墨客、墨宝、胸无点墨、舞文弄墨,请选择并解释其中的两个词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家徽

余华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缓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原来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

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祖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

2.以下两处描写体现了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请结合加点字加以赏析。

(1)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着一布袋大米。

(2)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请结合文意,分析祖父这一人物形象。

4.文章以“家徽”为题有何好处?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名家名篇历久弥新,给人带来精神的滋养。      代诗人柳宗元不避幽远,探山访水,将复杂心绪融入自然山水的描绘中,写就情景交融的佳作《小石潭记》;郭沫若的《         》是一篇悲壮、慷慨的抒情独白,表达了作者驱逐黑暗的强烈愿望与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国籍)诗人纪伯伦的笔下,浪和雨都有生命,它们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2)下列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      )

A.孤身斗战舰,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不仅是范仲淹一生的行为准则,也与古今中外无数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他们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在《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中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  (国籍)的  (人名),他     (列举具体事例),以此为人民谋福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