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幼年 张充和 ①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幼年

张充和

①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说:“你是谁生的?”我总是答一声:“祖母。”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还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一直不晓得祖母而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②在花园里,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我跑到许多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向我说:

③“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快来!你乖,来!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哪里?”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来,在手杖上刻了一个痕,又向我说:“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高。

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时而落了下来。我在读《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王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给我瞒过去了。

⑤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今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喇喇”一阵响,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哪知她还笑了一声说:“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啊!祖母,你哪知我骗了先生呢!

⑥葡萄架下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给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在诊脉。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看了电报就老泪横流了。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子是白色的花布。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带着颤抖的音调向我说:“乖乖,你从此要做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我这才晓得我另外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我看见祖母也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不要哭吧。”祖母又叫佣人把我抱回床上去,说:“这里有风,哭了不好,怕病才好又要被风吹坏的。”

⑦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要长一尺多了。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不会有毒虫的。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还要说:“祖母。”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也是生我的,叫做“母亲”,因为她们都爱我的。

⑧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

⑨“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6期,有删改)

1.文章记叙了“我”与祖母之间的哪些故事?

2.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这句话中的“戴”字有什么意味?

(2)第⑨段,有的版本写作“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反复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效果。

 

1.(1)祖母怕“我”被深草从中的虫子咬到,哄“我”和她的手杖比高。(2)祖母发现“我”套裤里的梧桐子,没有责备“我”,反而说让佣人拾些来炒熟给我吃。⑶在收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祖母哭着把“我”搂在怀里安慰我。 2.(1)“戴”字表明祖母很细心地把花装饰在“我”的发辫上,而不是随意地插在头发上,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和疼爱。(2)原文读起来急促,更能体现祖母的急切以及对“我”的担忧之深,其余版本不能体现这一点。 3.点明时令,写出自然环境优美,烘托了童年读书生活的美好;为下文“我”偷拾梧桐子埋下伏笔。 4.示例1: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如果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回答是“祖母”。首位呼应,强调了“我”与“祖母”之间无比亲近的关系。开头表现幼时“我”对“祖母”的依赖,结尾表现了“我”对“祖母”的深深怀念。 示例2:文中反复提及手杖,一次是幼时“我”与手杖比高,表现祖孙快乐的生活;一次是“已长得比祖母手杖高出一尺多了”,表现了对祖母的深切怀念。示例3:文中两次写到 “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一次是小时候“我”贪玩“祖母”急切的呼唤,一次是长大后“我”伫立在坟前的回忆,虚实结合,把“我”对祖母的深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试题分析:(1)题干为“戴”字有什么意味。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上下文找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的含义,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此题尤其要抓住对人物性格的意义。(2)要从人物语气上去分析。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与人物性格乃至情节来考虑答案。 3.试题分析:答此题要答出句子本身的含意及效果。“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时而落了下来”,此句点明时令,写出自然环境优美,烘托了童年读书生活的美好;为下文“我”偷拾梧桐子埋下伏笔。 点睛: 赏析语句实际就是分析语句的含义和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含义注意是反应人物的性格特征,手法除一般的手法对比、衬托、抑扬等表现手法和基本的修辞之外还要注意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是正侧面描写的结合,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层面注意是次要人物和环境的烘托渲染等,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4.试题分析:考查反复修辞格的效果。本文的反复手法非常之多。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答此题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考虑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齐人说靖郭君

靖郭君将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城薛。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靖郭君:战国时齐威王的儿子田婴。封于薛(在今山东省滕县),靖郭君是他的封号。②谒者:为国君掌管传达的近侍。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靖郭君将薛(2)一言(3)因反(4)乃城薛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失水/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

B. 客有此/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C. 鄙臣不敢死为戏/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D. 无益也/ 何陋有(《陋室铭》)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4.请用“/”为下句标出停顿。

今 夫 齐 亦 君 之 水 也 君 长 有 齐 荫 奚 以 薛 为?

5.文中“齐人”的劝谏之术高明在什么地方?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北山

【北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①输绿:输送绿色。②陂(bēi):池塘。③堑:沟渠。④回塘:弯曲的池塘。⑤滟滟(yàn):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1.首句中,“输绿”用得好,请分析它好在哪里?

2.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战国至魏晋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竹简的制作材料是竹片。②我国多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竹简,其中居延出土了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③为了便于书写并避免虫蛀,要用火烘烤青竹片使水分如汗渗出,故称“汗青”。④除竹简外,还有木简和“牍”,“牍”的外形比“简”更宽更厚一些。⑤竹简常用于书写经典、记载史传,因此“汗青”多用来借指“史册”。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脍炙人口,但有同学常把“汗青”误写为“汉青”。请从“材料一”中选择最恰当的三句话准确解释写为“汗青”的原因。(只填写句子序号)                   

【材料二】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增强,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2)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根据新闻内容,提炼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4)针对现在水污染现状,请写一则公益广告标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请根据选段填空。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鸠巢,每日直聒到晚。”

众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

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A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选段中“A”指的是_____(填写人名),他的绰号是______,和他相关的一个其他故事是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题作答)

(1)                     ,不汲汲于富贵。                      ,潭影空人心。 

(2)执子之手,                         。  瀚海阑干百丈冰,                   

(3)对曰:“               ,神弗福也。”   万里来游还望远,                    。   

(4)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他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写下                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达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