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请以“听见春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将题目抄在答题卡...

作文。

请以“听见春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校名。

 

参考例文 听见春的声音 冬雪消融,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亲爱的朋友,你听见春天在歌唱吗?随我一起去聆听春天的声音吧! 听,春天像一把神奇的梳子,先“簌簌”地把残留在林间小树上的雪球梳理掉,又将肆虐的寒风送走,接着,春风将大雾吹散,那雾中的水珠,“丁东”坠下,发出阵阵脆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听!那沉睡了一冬的冰河正一层层地挣脱笨重的冬衣。坚硬的冰块慢慢消融,袒露出河流透明而纯净的躯体。他用无形的手掌爱怜地抚摸着身边的一切:摸着石头,“泠泠”作响;摸着小鱼,“哧哧”乱笑;摸着泥土,“咯咯”翻滚;突然来个急转弯,竟发出“哗啦啦”的欢叫…… 听!山上的小草正在苏醒。这些绿色的精灵,听到春天的召唤,早已按捺不住,一得到大地妈妈的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冲破泥土的束缚,钻出地面。她们探出嫩绿的小脸审视新世界,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哧哧”的笑声。 听!百十种鲜花竞相绽放,虽然时常腼腆地掩面低笑,却将世界装扮得姹紫嫣红。蜜蜂辛勤而快乐地飞来飞去。蝴蝶绕着她们钟爱的花瓣跳着轻盈的舞蹈,翅膀在日光下扑闪扑闪地打着拍子。花儿次第开放,花丛中满是欢喜的声音。 听!春雨来了,踩着轻快的鼓点,微笑着在天地之间拨弄着她的琴弦。她给花草捎去甘甜的露水,给大地送来醇香的美酒,和着琴声与欢乐的人们一起歌唱。 春天来了,阳光直透云层,在天地间有力地铺开,小鸟儿在山林中鸣鸣啾啾,叶子轻轻抚平身上的褶皱,舒展身体,露水从她们身上愉快地滑落,掉在地上发出珠落玉盘的声音。忍冬的枝条“刷”地抬头,抽出嫩绿的新芽,孩子们在校园里开,心地追逐、玩耍,有两个小女孩在表演模仿秀,“哼哼哈嘿”一阵后,又把银铃般的笑声洒了一地——天地间都是动听的声音。 在这万象更新、花香袭人的时候,我的朋友,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那是她心灵的悸动,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解析】试题分析:标题“听见春的声音” 。什么是春的声音? 是冬雪消融,还是草长莺飞,还是万物复苏?可以写冰雪融化,可以想燕子泥喃,可以写蜜蜂嗡嗡,可以写小麦拔节,可以写小草的萌动。这些春的声音告示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负大好时光。但要注意一点,不要写盛春与暮春的景象。还有是最好由景物写到人的春天,生命的春天。 点睛:此文题肯定要对初春进行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所以平时训练描写很重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我们却从未听到过树会扒下人的什么零件的传闻。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毕淑敏《毕淑敏精选集》 (有删改)

1.文中那棵古树,在作者眼里,它有哪些优于人的特点?

2.本文所写的对象是草,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写树, 是否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3.“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内容的理解。

4.下列各项中对文章阅读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 作者在开头叙述了自己去看一棵古树,意在突出这棵古树不但非常受人尊重,也让作者产生了空前的敬意。

B.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倒在地上”,这句话夸张了写出了这棵古树受到极多的关注和赞誉,声名远播。

C. 作者把人和树进行对比,让人感受到对树的劫掠的过度,造成了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以激发人们重视保护树木的心愿。

D.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其中,“安然”一词赞美了小草虽则卑微,却并不自惭形秽的品质。

E. 本文借草的生存状态, 昭示人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坚定执著,坦然面对,自尊自信地生活。

5.“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的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3.第⑦自然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节选自《北史·祖莹传》)

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②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2.根据选段内容,概括说说祖莹“声誉甚盛”的原因。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卒或有所闻”,本文中祖莹成为“圣小儿”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      )

A. 中有足乐者         不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 慕圣贤之道         习其声,又近出前后 (《黔之驴》)

C. 父母有裘葛之遗     一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

D. 烨然神人           为佣耕             (《陈涉世家》)

2.下列句子与“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C.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暮春时节柳絮漂泊无定纷纷坠落,杜鹃声声悲鸣“不如归去”;既含有飘零之感,又含有离别之恨,融情入景,令人凄伤哀婉。

B. “闻道”,表示惊惜,“龙标过五溪”,作者听说王昌龄被贬,已经走过龙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 “愁心”,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D. 李白将明月拟人化,让明月富有同情心,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地方。

2.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