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怀王:即楚怀王。②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③偶语:相对私语。④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⑤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⑥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⑦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1.与“委而之”中“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甚远        B.国怀乡      C. 馀悉除秦法    D. 岁流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翻译:________

(2)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翻译:________

3.在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印证了甲文中的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沛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B 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了他。当初,怀王派我西入关,就是因为我有能宽容之心。 3.印证了甲文中“得道者多助”或“地利不如人和” 刘邦保全了秦王性命;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说两点即可) 【解析】甲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 乙文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作者:司马迁 年代 :汉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去”的意思都是 “离开”。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之至:到达极点。畔:通“叛”,背叛。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印证了甲文中“得道者多助”或“地利不如人和”。刘邦保全了秦王性命;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现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怀的古诗文不胜枚举,小组成员选取了一些古人的作品,设置成了竞答题目,请你完成(1)—(3)题。

(1)水何澹澹,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诗人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理,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请你写出这样的两句古诗文,并说出带给你的思考。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小组成员想对参观污水处理厂的活动进行报道,并准备将文字稿放到宣传册中。其中标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3月22日是“世界水日”。②我校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学习实践基地——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留住绿水青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③同学们走进厂区,参观雨水收集装置、污水处理池等……④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学习了节水知识,增强了爱水意识。⑤活动结束后,大家还纷纷表示——爱护环境,就要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人人争当“节水宣传员”。

A. 第②句中的破折号换成冒号    B. 第②句中的书名号换成引号

C. 第③句中的省略号换成句号    D. 第⑤句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

 

查看答案

宣传图册中还有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字,请你仔细研读,完成小题。

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崇尚山水自然的庭院空间中,水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可见,庭院中对水的经营,是合传统审美情趣的。园林用水,从布局上看可分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看则有静有动。集中而静的水面能使人感觉到开朗宁静,而分散用水则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这样便可因水的来去无源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一般庭院规模较小,以聚水为主。庭院规模不大,利用曲折分散的水体来营造和丰富空间层次。而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则采用带状或聚散结合的水池构图以求空间的丰富。

中国人对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        ,妙在    。奇石如同无言的诗词,立体的图画,无声的乐曲。古人很早以前就开始将石头用于园林的装饰艺术之中,以石来点缀环境,并且根据产地把奇石分成了不同种类,如江苏太湖石、安徽灵璧石、广东英德石等,都是叠石造景的上等材料。“叠山理水”几乎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代名词。历代的造园家们都十分讲究叠石技巧。根据石头的天人造型,用各种奇巧的手段,将石块堆砌组合成假山景观。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合 (fǔ)  用 (yìng)           “区”字的第二画是“丿”

B. 合 (fǔ)   用(yīng)           “区”字的第二画是

C. 合 (fú)   用(yīng)           “区”字的第二画是

D. 合 (fú)   用(yìng)           “区”字的第二画是“丿”

(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栩栩如生  B.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C.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自然天成  D.栩栩如生   自然天成   千姿百态  

(3)结合文段内容,解释第一段中“经营”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小组成员在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图片旁配上了一副对联,且对联的部分内容被故意略去。依据你对诸葛亮的了解,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心悬    ,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目击          ,北拒魏,常怀    励臣躬

A. 三分鼎   八阵图   东连吴      谨慎

B. 三分鼎   八阵图    西连吴     谦逊

C. 八阵图   三分鼎    东连吴     谨慎

D. 八阵图   三分鼎    西连吴     谦逊

 

查看答案

小组成员给下面一段描写漓江山水的文字附上了几句赏析的话,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要生动得多呢。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这时,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走入江来。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这时我想,这难道不是画家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吗?

A. 选段开头把从桂林到阳朔的景比作“画卷”,形象地概括出了桂林山水的美。

B. 选段中运用“打着……”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雨的细密,衬托了漓江的静美。

C. 选段中用“走入”一词,让小小的渔舟有了人的情态,为美景增添了生气。

D. 选段结尾处语气强烈,意在强调要把眼前的景和李可染的画作相提并论,一求高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