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位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琴棋书...

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位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琴棋书画的文字,并将它推荐给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  ①  (清幽平淡  雄浑激昂)为上。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  ②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       B.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       D.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______

A.笔走龙蛇        B.高山流水         C.博览群书         D.落子无悔

(3)如果在书房中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下列两幅作品你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选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和内容说说选择的理由。

 

作品一:好书不厌百回读                 作品二:茗杯瞑起味

嘉树新成十亩阴(包世臣)               书卷静中缘(吴让之)

选择: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B C 作品一 率性潇洒, 表达了享受宁静品读经典的情趣。 【解析】试题分析:(1)选词填空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句前有“雅致清丽”故应该选择“清幽平淡”,“诗、书、画、印”没有长短之分,故应为“相得益彰”。(2)“博览群书”是讲读书,不属于“琴棋书画”的内容。(3)作品一为行书,率性潇洒;作品二为篆书,笔法瘦劲挺拔、形体匀称齐整。理由围绕“静心读书的情趣”来写,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现在的语文内容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学生要了解的内容。也是现在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查内容。要平时广泛了解,要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小题。

青春,青春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以勇敢战胜懦,用梦想指明方向。

向前,向前——

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

裹足不前?不,

我们无惧担当;

墨守成规?不,

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同学们,朋友们 □

志存高远,百折不náo   

让青春无怨无悔,

让岁月溢彩流光!

 

 

(1)对寄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饶

B.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挠

C.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挠

D.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饶

(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 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

B. 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

C. 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

D. 寄语中“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

(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

标点: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目:咀嚼生活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二维码,请你以“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

(材料一) 

类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优势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的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查看答案

秋日的无花果

真的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种了一棵无花果树,知道的日子,是母亲往我手里塞无花果的时候。母亲说,自家种的,自己的树上生的。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种无花果,母亲说是我说过喜欢吃无花果的话。这话说过不说过我是彻底忘记了,但母亲记住了,记住了不算数,还种了,种了不算数,无花果真的开花结果了,现在是吃了。  

也就在那个时候才知道:即使儿子六十岁了,在母亲眼里,儿子还是孩子,是不论岁数大小的;而她永远则永远是大人,也是不论岁数大小的。  

知道和明白这个道理,感觉自己一生很幸福,同时感觉母亲一世太辛苦。  

今年的深秋,父亲住院了。住院的父亲特别想母亲,他对我说,接你母亲来,我去接了。走到客堂的门口,看见八仙桌上有几只圆润而又鲜红的无花果,散松地装在薄薄的保鲜袋里,问母亲,你采好的?母亲说,嗯。母亲怎么知道我会回家呢?母亲浅浅一笑,儿子来不来家里,做娘的心里一定清爽的。  

后来的一次回家,我对母亲说,我自己去采,母亲同意了。我去了,跨过场角,看见了无花果树,那是一棵碧绿生青的树,在满是蔬菜的田园里还真的分辨不出来。无花果树的树叶与象形的“山”字差不多样子,它们朝天张开着,上下参差不齐,一叠又一叠,密密麻麻,遮住了树根,你是看不到树根的。其实,树根不重要,因为枝条上生满了青色与殷红的无花果,它们像一只只饱满的花铃子,稳稳地贴在枝条的边上,没有半点声响,连同它们的影子,一同让树叶盖住了,风吹过,树叶抖动了,无花果的身上才掠过几丝阳光。    

无花果是一批又一批成熟的,今天看上去青色的果子,明天就成了微红的颜色了,所以时间很重要,所以也可以吃很长的时间,但摘下一只无花果,树上就少了一只无花果,这也是事实。摘与不摘,多还是少,无花果树却依旧碧绿,树叶依旧常青。  

我特地弯腰看了看无花果树的根,根不粗,比枝条粗一半,颜色蜡黄,有点地方像是铁锈的斑痕,越是离地近的根越是粗,颜色越是钝,钝得像一根lín xún的树干,弯弯曲曲,粗粗细细,一点也不好看,但到了枝条处就是绿色的枝,就伸直起身体,一味向上生长。我有点怀疑,这根怎么能够托举起枝条,还能让枝条横生出许多的美丽的果实呢?  

看着树,望着无花果,转身看见了忙碌的母亲,母亲问:你采到了没有?我高声答道:采到了好多。母亲叮嘱我:嗯,生的,让它们再在树上长几天!  

突然觉得母亲那句“生的,让它们再在树上长几天”的话,有很多很多的意思。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lín xún _________

2.“儿子六十岁了,在母亲眼里,儿子还是孩子”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3.分析文中划线句“钝得像一根lín xún的树干,弯弯曲曲,粗粗细细,一点也不好看,”的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说“突然觉得母亲那句“生的,让它们再在树上长几天”的话,有很多很多的意思”,请结合全文,说说有哪些意思?

5.下列对本文的主旨概括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借助于作者去乡下探望母亲,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孝顺。

B. 借助于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世上母亲都很辛苦。

C. 文章写母亲种无花果给儿子吃,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D. 作者借秋日的无花果,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朴实无华、了无痕迹却又浓浓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对母亲智慧的赞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