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手机平台、报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手机平台、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其中有不少是假信息;所以,对于各种媒体上的信息,我们应当保持不轻信的冷静心态,这样才能不被那些假的信息欺骗。

例如:小月同学本来很喜欢吃肯德基的香辣鸡翅。但有一天她在网络上看到一则信息,说肯德基的鸡翅都来自转基因鸡,这些鸡都不只长两只翅膀,而是长4只、6只甚至8只翅膀,还配了插图。她一看到就相信了,感觉恶心极了,她于是再也不去肯德基吃饭了。再后来,她通过权威渠道所摆出的确凿事实和道理,才知道原来那个信息是假信息,图片也是通过修图软件改造出来的,她上当了。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网上不要轻信他人 现代化的生活中,电脑也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十分喜欢上网,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小小鼠标轻轻一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知晓”;聊天室里聊上一聊,五湖四海朋友任你交;学习上的问题查上一查,迎刃而解心花放。不过,我看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之后,感触很深,最想提醒大家的是:上网一定要注意安全哪。 《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本书有诚信篇,爱国篇,好学篇,礼貌篇,自护篇,自律篇和守法篇七部分构成。书中用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上网要注意些什么。有时,还会出现“网络小百科”,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看了这本书,我惊叹不已,想不到,上网有这么多注意点。平时上网我做错许多事,要是不看这本书,说不定还会继续错下去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危险来自轻信”这一内容。主要写,青青交了个网友,网友经常夸青青聪明。还说要送她游戏盘。青青高兴的去取,却遭到了劫持……看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网友中当然不缺乏待人真诚,友好的人,可惜的是,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并不是没有坏人。同学们,千万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轻信他人。 我就做的不错。有一次,我上线聊天,和一个叫“兰色火焰”的聊得很投机。他最后说“你成绩真好,又喜欢看书?我这里有一本〈哈里波特5〉借给你。”我一时高兴坏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书。急忙回话:“到哪儿去取?”只见屏幕上出现:“坐97路公交车,终点站下。” 我刚想与他约定时间,转念一想,不对,罗琳的〈哈里波特5〉还没出版,于是回话:“抱歉,我暂时没空。”便下线了。对照《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所写“网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仅仅是声音、图象、文字,因此在网上与人交往时,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注意,遇事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无论对方的话语多么甜蜜,也千万不要轻信对方。”,我认为我已学会保护自己。 同学们,在网上,我们能使眼界更开阔;使知识更博学;使生活更方便。可是,由于我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别忘了提防坏人的“花招”,不要随便轻信别人哦!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得出本次作文应围绕什么话题来写。仔细阅读本次作文的材料可知,“对于各种媒体上的信息,我们应当保持不轻信的冷静心态,这样才能不被那些假的信息欺骗”是材料的中心句,所以应围绕“不要轻信他人”这个话题来写。 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二、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三、选择恰当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四、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家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语文老师准备组织同学进行“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组确定的研究选题是“家长对子女学业的期望值”。为了让研究活动有序开展,有助于获得详实真切的材料,需要提前安排较具体的活动计划。请你将主要的安排分步列举出来写在下面。(至少包含三个步骤)

2.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感觉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都很操心。在班级里交流活动成果时,小明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也可以借用过来反映现在不少家长在面对子女学业状况时的心态啊!”小明引用的诗句是否恰当?请将你的理由写在下面。(12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五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标题为“六月草莓”,请通读全文然后写出这个标题所比喻的含义。

4.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用意。

 

查看答案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①见疑:受到怀疑。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见晏子曰                踵:走到。

B. 分府金而                遗:给予。

C. 夫子将焉                    适:到……去。

D. 于君庭                    造:制作。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A.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B.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C.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D.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郭骚品德高尚,他辛勤劳动,但所得却不足以奉养他的母亲。

B. 晏子是一个有义之人,这是北郭骚向晏子求助的原因之一。

C. 北郭骚在齐王面前以死力陈晏子的功劳,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D. 北郭骚为了晏子而死,这也让晏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