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 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孩子,最近我常想起“四脚...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

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孩子,最近我常想起“四脚兽”时代的你。你约莫10个月大时,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余妈妈摆弄着一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她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促催我“走,走,赶快走”。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我回到7楼家里,望了眼楼下中庭,你必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我花了一段时间,才能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发现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地上,已无法让你提起兴趣,你坐在客厅,灯光稀微处。我轻轻敲了敲门,你看见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你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爬了过来。

我推开虚掩的门,向前,一把将你捞起。

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我很好奇,若你回过头来找我,会看到我的哪一种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孩子,你年岁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激涕零。

孩子,我很少与你说,我曾跟你一样,搜寻妈妈离开时的背影。

高中毕业前,老师公开询问谁愿意提前服役,全班四五十个人,几乎都高举着手,到了体检报到,只我一个人。虽只有一人,我仍独往,深信自己能够当个好军人。

新兵训练,“500米障碍”是最大的考验。我虽努力,却总不能完成,最终加入了集训。

那段时间,每逢假日,妈妈总会来受训中心看我。她带来零食,看我饥饿吞咽,是否感慨我竟饿得如此厉害?看我的体魄渐渐壮硕,对我的成长,又感到欣慰?我常想,当时妈妈的心中,必定是两难,欣喜我长大、又担忧我忘了她;高兴我能独立,又忧心我的独立,剥夺她照顾我的习惯。

会客时间不长,我目送妈妈走上停在操场边的交通车。车子开动了,我看见妈妈频频挥手,好像在说,别送了,回去吧。

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营舍,而来到500米障碍场。我独自持装备爬竿,臂力耗费殆尽,再战矮墙。我一次一次地,冲击它、挑战它,在几天后的测验中,不仅完成了,还成绩出色。当时我的气力已然放尽,连连喘气,我望向妈妈上车的地方,淡淡地笑,跟她说,我做到了。

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脚兽”,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摘自《读者》2017年第1期)

1.文章首尾都写到了“四脚兽”,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推开虚掩的门,向前,一把将你起。

3.文章题目中为什么不用“温暖”而用“煨暖”一词?

4.作者搜寻妈妈离开时的背影,请联系你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说说对此的感悟。

 

1.开头的“四脚兽”主要表现孩子约摸10个月大,只会爬行不会走路的样子。结尾的“四脚兽”主要写出“我”出色地完成了测验,急于想和妈妈分享喜悦的心情。 2.这句中的“捞”字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抱的速度的迅速和动作的灵巧,也看出孩子的小和轻,也表达出“我”此时急切(欣喜)的心情。 3.用“煨暖”一词不仅表达了“温暖”的含义,而且“煨”字体现了一种过程,是通过逐步的努力渐渐实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温暖”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4.事例(略),感悟如:从背影中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沉甸甸的爱和最无私的奉献,我们不仅要懂得感恩,更要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学会自立。面对渐渐老去的他们,我们也要学会关爱他们,承担起家的责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照应的能力。分析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这是属于文章的结构问题,文章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为了文章的情节的需要,在文章的前面作一些必要的暗示,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仔细的阅读。开头的“四脚兽”表现孩子约摸10个月大,只会爬行不会走路的样子。结尾的“四脚兽”写出“我”出色地完成了测验,急于想和妈妈分享喜悦的心情。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这句中的“捞”字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抱的速度的迅速和动作的灵巧,也看出孩子的小和轻,也表达出“我”此时急切(欣喜)的心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煨暖”一词不仅表达了“温暖”的含义,而且“煨”字体现了一种过程,是通过逐步的努力渐渐实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温暖”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能力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我们不仅要懂得感恩,更要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做。

(1)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A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A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抑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以上文字出自《草房子》,其中A是       (填人名),他做了什么事成了“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2)A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以上文字出自《儒林外史》,其中A是       (填人名),并请简要补写出省略号后面的情节。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B.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儒勒·凡尔纳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 龙应台的《目送》一书中,《十七岁》这篇文章叙述自己到剑桥演讲时,儿子华安从德国飞来和她相见。

D. 《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是个外科医生,他喜欢冒险,善于思考,做事果断又温和善良、爱憎分明。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温故知新              两狼之并驱如故

B. 人视端容寂            安求能千里也

C. 士卒多用者            山峦晴雪所洗

D. 无丝竹乱耳            皆布衣士也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宾客意舒(        )                 

(2)男有分,女有(        ) 

(3)政通人和,百废兴(         )        

(4)年九十(       )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               ,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3)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4)                 ,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

(8)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9)古诗中,动物的出现为春色平添了几分生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写明媚春光的两句诗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