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小题。(10分)
审视那些你已适应的事物
①整理旧书,偶然翻到一句话,不禁心头一紧:“从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你已经花费了很多气力才适应的事物,总是让人十分难受的。”
②想起一位作家的名言,“人的生命就是不断地适应再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谁不生活在“适应”之中?人一旦具备自我意识,就一直在适应自己、适应他人、适应社会,调适着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每走进一扇门,每完成一次“转身”,都可能意味着或艰难、或漫长的自我调整。可是,对于那些好不容易才适应的东西,又有多少人能驻足回望、予以省察呢?
③曾经看过一部有关华尔街的电影。 一位年轻的底层股票经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心结识可以让自己飞黄腾达的大人物。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适应了华尔街尔虞我诈的生存方式,不仅帮一个金融骗子挣取了大量资产,自己也因此过上了豪车美女相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他猛然发现,自己那种如鱼得水的“适应”不过是堕落,自己正在过的生活与良知、与正义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④电影是虚构的,它所反映的现象却并非无迹可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任何形式的适应,都须支付成本。这成本有必须付出的汗水,有需要克服的怯懦恐惧,但又往往不止这些。作别校园,敛起孩子气,我们是否因此变得世故?步入职场,适应他人的脾气秉性,我们是否会做违心之论?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们又是否偶尔有迷失自我、忘却初心的惘然?人,既是在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循环里,逐步知悉规则,理解社会,进而在社会规范中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又有理由不时提醒自己,适应并不是盲目地“适应一切”,也不是被动地随遇而安,而是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始终有自我意识在场。
⑤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检身若不及”。其实,无论梭罗的“步入丛林”,抑或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都是在探寻生活的精华与意义,希望借省思抵达深刻,让生命之花真正绽放。“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处身节奏愈来愈快的现代社会,对生活自觉保持反思,殊为不易。“人是为了反抗过去才成就未来的”,如果不认真审视那些习以为常、业已适应的事物,就容易变得麻木,罹患“思考厌倦症”,在“适应”的满足和习惯中迷失前行的方向。
⑥当我们审视那些好不容易才适应的东西时,我们往往更能看清自己从何处来、想往何处去,也才能更好完成对这种适应的价值判断。而要在适应之后重新打量自己,尤其需要智慧和勇气。有不时反省人生的警醒,有崖岸自守式的坚持,审视内心,让“灵魂与灵魂对话”, 不忘初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机会发掘自己的潜能,登上理想的峰顶。
⑦莎士比亚在戏剧《辛白林》中写道:“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或许,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世界,但完全可以调适自己的状态,并对调整本身保持敏感。
1.简要概括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哪些情况。
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文章第③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请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并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小组赛跌跌撞撞,淘汰赛惊险晋级,决赛气势如虹,以3:1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会女排冠军。“女排精神”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网友发言,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网友一:女排精神不是口号,其中包含严谨的流程、科学的管理,而女排的辉煌过去也让她们拥有胜利的基因,关键时刻更难体现。比如小组赛曾输给塞尔维亚,但决赛打到她们几乎崩盘,这就是胜利基因的体现。
网友二: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即使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
网友三:我觉得,“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
(1)你的探究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用来赞扬为国争光的健儿们。
女排豪情 靓妹壮举 大赛必争雄 沉着应战 奥运终折桂 奋勇出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默写填空(5分)
(1)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论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世人常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人才辈出。(赵翼《论诗》)
(3)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豪情万丈,正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4)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雪》)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4分)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1.结合诗歌意象,试描述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日黄昏图。
2.“寻到旁边却不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以下小题。(11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不错意也 错意:置意,错,通“措”
B. 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C. 晏子避席对曰 避:回避
D. 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B.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过王而行
C. 徒以有先生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
D. 皆布衣之士也 齐之习辞者也
3.翻译下面句子。
(1) 与臣而将四矣。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开始 _________ , 最后________。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 《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D.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