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傅,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注】①操履:操行。④外傅:老师。⑤监酒:监管制酒。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俟其欣悦(等待)    B. 未尝稍降辞色(颜色)

C. 有余则市笔札录书(买)    D. 人寿几何(多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卒获有所闻/以卒其业    B. 益慕圣贤之道/炊藜苋而食之

C. 则又请焉/有余则市笔札录书    D. 有余则市笔札录书/故余虽愚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加冠”就是行冠礼,在古代指男子20岁的成人仪式。

B. 【乙】文中的主人公曾因家贫中途辍学。

C.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断绝与他人的交往闭门苦学才有所得。

D.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的经历都启发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就应向学高的长者虚心请教。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C 4.曾经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于是婉拒了一同游乐的年轻人,向先生前辈求教,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解析】甲: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乙:选自:不详 作者:不详 年代:不详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B项的解释有误,“辞色”的意思是言辞和脸色,所以“色”意思是“脸色”。 点睛: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的两个“则”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最终;完成。B:结构助词,的;代词。D:剩余;我。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C项的表述有误,从“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可知李德辉断绝与他人的交往闭门苦学才有所得;甲文中的宋濂并非如此,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就能判断出。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题中的“尝”“先达”“谢”“卒”是重点字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①此段文字的“他”是____________

②请再写出与他有关的两个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的名字或称呼。

①他早年丧父,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与冬妮娅产生爱情,最终因思想有差距,分道扬镳。他几经磨难,最后瘫痪,双目失明。他:________________

②她与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家,卖包子,用蒙汗药害人,也用此法来害武松一行,却被武松制服,而后,他们成为好友。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与运用

你班拟开展“我看穷游”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穷游”,不是因为穷而穷游,而是一种观念,一种不同的行走方式,一种理想的、潇洒的路上生活——背上行囊,清清爽爽地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心灵自由,和“有钱”“没钱”无关,这种方式所用资金少,花销小。同时,沿途有无穷无尽的景色,看遍天涯海角,最好穷尽所有景色。

【材料二】别的孩子暑假是坐飞机、坐火车去旅行,可7月7日一大早,西安市民蒲伟背了一些平时户外用的装备,带着八岁儿子从西安出发,沿着312国道向兰州迈进。更令人惊讶的是,父子二人仅仅只带了100元现金。据了解,蒲伟是陕西户外圈的名人,曾经登过珠峰,有丰富的户外经验。蒲伟说,平时他叫儿子豆哥,“豆哥虽然只有8岁半,但也有一些户外经验,我并不太担心他的体力和毅力。”谈起行动的初衷,蒲伟说:“徒步穷游,一路上可以和孩子一同感受到世间百态、人间冷暖,磨炼儿子意志,这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和感受。”

【材料三】有网友评论道:“100元穷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次社会化锻炼。不论是搭乘顺风车,还是接受陌生人的馈赠,抑或遭遇别人的误解与冷漠,为了完成“100元穷游”的目标,这对父子备尝艰辛。沿途必须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学会将有限的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学会寻求社会支持,这都是“100元穷游”隐含的价值。

(1)阅读材料一,请简单概括“穷游”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微博上看到豆哥跟自己的父亲穷游到兰州,对徒步充满兴趣的你非常想与他们父子交流经验。于是你在评论区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活动中,有同学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社会,感受人间冷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同学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记录时间有特定的法则。以一个月来说,每月的第一天称之为“朔”,最后一天称之为“晦”。

B. “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和状元。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D.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若你要写一篇《端午节简介》,可选用的词条有艾叶、粽子、龙舟、菊花等。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外交实践中,国家礼仪经过了扬弃、修正等变革,不断完善、成熟,建立了一套有新中国特点的礼仪制度。

③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建立了一个礼仪完备的国度。

④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有异。

⑤礼俗、生活习惯不一样,国家的礼仪制度也不同。

A. ④①③⑤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①②④③⑤    D. ①③④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邓薇在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比赛中打破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夺冠,令人振奋。

B.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之一。

C. 一所大学,如果不能解决办学核心理念的问题,即便在一些显性指标上能追求“卓越”,其发展也不可能持续和长久。

D. 湖南建营运驾驶员“黑名单”制度,规定1年超速4次即吊销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