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材料三: 幸福的哲学...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材料三:

幸福的哲学(节选)

周国平

①谈幸福问题,价值观是绕不过去的。人生在世,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境界。有人可能会说,价值观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法讨论。我说可以讨论,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性。

②我们来看一看,人身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最值得珍惜,我们让它们处在一种好的状态,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人生就是幸福的。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也谈不上。同时,人不只是生命,还是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那么,怎么算是把命照看好呢?生命应该是单纯的,把命照看好,就是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精神应该是丰富的,把心安顿好,就是积聚心灵的财富,注重内在修养。

③所以,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没有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也是好的状态,具备了它们,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因此,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支配自己的价值观,就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

④用这两条衡量,我觉得我们时代的重大迷误是过分地从外在方面去寻求幸福,把金钱、财富、物质的东西、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大家一窝蜂都在追求这些。当然,你可以追求,但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状态弄得不好了、混乱了,你就是因小失大,结果一定不幸福。所以,不要随大流,到底什么能让你真正感到幸福,你要去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

1.材料一中,漫画的主人公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

2.材料三中作者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分析作者连用两个“一”的表达效果。

3.对于材料三第3节的论证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就提出了“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一观点。

B. 运用了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C. 用大量事实论据论证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与“幸福”的关系。

D. 最后得出结论: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

4.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幸福观。

 

1.材料一中的主人公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但仍手持酒杯,仰天长叹:“我为什么不幸福?”从材料二看,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虽然实现了自己物质上的需求,但是在精神层面,也就是在“尊重的需求”或“自我超越的需求”(比如“高峰体验、灵性成长”等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所以他依然感觉不到幸福;从材料三看,我们时代的重大迷误是过分地从外在方面去寻求幸福,把金钱、财富、物质的东西、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却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让你的生命和精神有一个好的状态,从而因小失大,导致结果一定不幸福。毛病就出在价值观上。(意对即可) 2.“一”,体现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条,心只有一颗,两次出现强调要把命照顾好,把心安顿好的重要性;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后面“怎么算是把命照顾好呢”和“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 3.C 4.猪八戒的幸福观是一为食,二为色,既是对人的本能欲望的正常要求,又包含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精神,对应了材料二中最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和材料三中的“生命的单纯”(1分,两个对应答对一个即可);孙悟空的幸福观是“自由即幸福”,打入冥间为自由,西天取经也为自由,对应了材料二中最高境界“自我超越的需求”和材料三中的“精神的丰富” 【解析】 1.试题分析:图文转换。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难就难在对三幅漫画进行比较鉴别,概括提取重要信息,还要把漫画的寓意一一讲明白。 2.试题分析:考查重要词义的含意和在结构上的作用。“一条命,一颗心” ,连用两个“一”目的是为了强调。“一”,体现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条,心只有一颗,两次出现强调要把命照顾好,把心安顿好的重要性;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后面“怎么算是把命照顾好呢”和“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 3.试题分析:C项“用大量事实论据论证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与‘幸福’的关系” 说法不正确。材料三第3节没有 “用大量事实”来作为论据。 4.试题分析:题干“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幸福观”,一要结合几组材料,二不要脱离原著《西游记》。猪八戒的幸福观是低层次的“生理需求”;而孙悟空的幸福观高层次的“精神的丰富”。有一定的论据为支撑最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丰子恺漫画里的春天

陈向向

  众所周知,丰子恺是描绘童心的高手,他的漫画渗透着天真稚朴的气息,让生活在尘缘中的俗子,能暂缓“棋局”一般成人世界的谋虑,从孩童的眼神看到生命的真谛。然而,人们忽略了,丰子恺也是漫画春天的高手,因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清·吕霜

以诗入画、以画配诗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不免生怜。然而春思是另一种情调,它有淡淡的惆怅,又有朦胧的期盼。一个半倚廊柱的少女,手里拿着“烦恼扇”,双燕的飞姿和盆栽的生机,舞动出阵阵春韵,与少女寂寥的背影形成对比。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晋·陶渊明

  当丰子恺看到少男少女在流水边徜徉嬉戏,享受春意的明媚,不禁吟出“春水满四泽”。陶渊明的这句诗,原本只是描写春之景象,在丰子恺笔下却充满浓郁的人情。丰子恺的作品始终不离“人”,他用一双“有情”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慈悲着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在这幅画里,二人一柳一梅相映成趣,荡春风,沐春水。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元·吕仲实

  根据这首诗,丰子恺描绘了春日、草庐、年轻的父母和幼儿,透露着与世无争、平淡和睦的气息。在丰子恺的春天意象里,有一份陶渊明式的境界。这个桃花源应该在春天里,在历经劫难的寒冬之后。在此意境中,有一种万物生的蓬勃与情的亲昵……这种醉人的味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画得出来。

  打动我的,还有《闲庭春画》。描绘童心意趣是丰子恺最擅长的,在他的笔下,孩童手上的玩具由竹蜻蜓变成了小飞机、由小木车变成了小汽车。这个新时代的童话里,流淌的依然是童年的憧憬,是你我都有的简单幸福。

  在丰子恺那里,春天有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趣和偶得的情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随然。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3日12版,有删改)

1.陶渊明,_______(填朝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填一文一诗)。文中所说“陶渊明式的境界”在吕仲实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和下面四幅画,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是作者对图____的评价,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诗画结合的典范,请品析。(从点线面构图、色彩搭配、情感意境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上面四幅画哪一幅最像传统年画?说说你的理由。

【注】年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论琴

[明]高濂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孔门之瑟,今则绝响,可贵矣。古人鼓琴,起风云而来玄鹤、通神明而阜民财者,以和感也。今存其器,古意则亡。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鸣者声也,参叙相应者韵也,韵中成文谓之为音。故音之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发乎人心,而国之理乱、家之废兴、道之盛衰、俗之成败,听于音声,可先知也,岂他乐云乎?

知琴者,以雅音为正。按弦须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为君子雅业彼心中无德、腹内无墨者,可与圣贤共语?故音虽雅正,不宜于俗。

(选自高濂《遵生八笺》有删节)

【注释】①阜:增长。②雅业:高雅的爱好。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夫 和 而 鸣 者 声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贵矣    ________            (2)今存其器  ________                

(3)为君子雅业_______             (4)彼心中无德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古人常弹奏古琴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刘禹锡身处陋室仍以“调素琴”为乐,陶渊明躬耕陇亩仍蓄无弦琴一张,由此彰显出他们____的志趣。在高濂看来,弹古琴“以雅音为正”,从技法上讲需要做到“________”。

(2)作者认为古琴不适用于俗士,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

(2)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②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擦声。

(3)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已经收割过了。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③树木葱葱郁郁,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1.将三段文字与相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并填出空白部分。

(1)

A.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2)

B.       a       》(作者:老舍)

(3)

C. 《草房子》(作者:      b    

2.从三段文字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原作品赏析。

我选____句,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 杨绛先生的作品感染着几代人,她的猝然长逝,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C. 小明在演讲比赛中以精湛的技巧征服了评委并获得冠军,全家人乐此不疲

D. 历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  )着一层薄烟”,这是朱自清先生留给我们的春天的雨。

(2)在鲁迅先生笔下,夏夜宛转、yōu(   )扬的横笛声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让人回味无穷。

(3)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看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都告诉我们秋天是(  )息在农家里的。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这首写雪的诗句展现了边塞冬季的精(   )。

(1)lǒng_____着      (2)yōu_____扬      

(3)____息         (4)精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