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 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文/陈柏清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

(1)分析句子“他如释重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3.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5.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在你成长的历程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解的父母(亲人)的爱。

 

1.⑴“如释重负”意思: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⑵示例: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2.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3.动作描写。 “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4.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 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 5.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说明:说出获得的感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语言通顺。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注意“懵懂”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长,要做到字体方正。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从句中的 “赶”“跑”“追”“喘”等动词,可以看出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表现出深深的父爱。 4.(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如释重负”本意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在这里形容父亲因接不到女儿心情紧张,当知道女儿回到家后心情突然得到轻松,生动地表现出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与自责心理。 (2)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阅读文章可知:句中“一堵墙”“不可逾越的鸿沟”指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隔膜,所以本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5.本题考查结尾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末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末句话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父亲的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结构上看,起到篇末点题,并点明中心的作用。 6.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的答案,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本文的主旨,谈出自己的感悟,语言通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十余岁  阅:_   __  (2)不可得  竟:___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                             

(2)众服为确论。

译文: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答: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答: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1)《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    

(2)王维的《竹里馆》中 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中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诗句是                  

(4)韩愈《晚春》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5)《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文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他进行的情节概括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是(    )

A. 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 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 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 人类登月、 太空飞行

 

查看答案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