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3)王强使视之      使

2.翻译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置酒共观之

4.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1.(1)在……之前 (2)归依 (3)让 2.(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3.(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置酒/共观之 4.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解析】选自《纲鉴易知录》 作者:吴乘权 朝代:清代 1.试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注意“先”“使”“归”的意思。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 “以”、“但”、 “安得”的意思。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 此题较容易,注意标志性的虚词“则”,注意动词“置酒”和“共观之”。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4.试题分析: 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此题从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关心百姓,敢于直言。这也正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名人传》片段,回答问题.

“……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 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首句中“离愁”具体指                                的感情。

2.请你谈谈最后两句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水是一个高妙的化zhuāng(      )师,几笔点染,山的丰姿便越然眼前。那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感觉,有时甚至更胜一踌。名山往往助长浮zào(   ),而只有这些平平常常的众山,就真正让你的心沉静,让你宠辱皆忘

1.据拼音写汉字。

zhuāng(        )     zào(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横线上的文字:                  

4.划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请改正:       改为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1)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2)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黔娄之妻有言:“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广阔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写作

(1)半命题作文:

时间的磁带里记载着过往的行人,在眼前滑过,只有无法忘怀的留在心底。带着这份记忆,回首过去,珍惜现在,迈向未来,我们一起走过。

请以“与    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2)以“初三”为话题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初一、初二的那段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迷迷糊糊地走过了小学、初一、初二。现在我们正站在初三的中点线上,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可说。请以“初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