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例句,写出上联。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

根据例句,写出上联。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相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答案: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点睛:对联在内容上分,有以下几种:1.正对。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界,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中。也就是说上下联呈并列关系,内容相关,联内所用字词工整相对,但内容不可以完全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2.反对。上下联一正一反,为转折关系,意思相互映衬,意思相反。联中所用的词语多是反义,要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和鲜明。 3.串对。又称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内容顺承,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悬,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全。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条件,假设等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写出三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以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名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径的地点。

B.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位呼应,浑然一体。

3.与本诗尾联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查看答案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⑤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夫环/而攻之。

C. 兵革/非不坚利也。

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对文章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对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  )

A. 举例论证,选取攻城的例子,阐明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也不能胜,说明了地利重于天时。

B. 举例论证,选取攻城的例子,阐明如此之大的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也不能胜,说明了地利重于天时。

C. 道理论证,阐明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也不能胜,说明了地利重于天时。

D. 道理论证,阐明如此大的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也不能胜,说明了地利重于天时。

4.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取的攻城和守城的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实际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B. 文章主要不是论述战争,而是讲述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的重要性。

C.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成,有说服力。

D. 文章在论述得道者多助时,用了三个肯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

 

查看答案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1.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

A.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公正公平,为试探儿子才干,出此巧记。

B.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杀了门吏。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试探儿子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

C.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杀了门吏。表现出曹操的公正公平,为试探儿子才干,出此巧记。

D.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试探儿子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

2.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为什么?(   )

A. 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经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并且不允许的。

B. 杨修分吃酥后,发现杨修恃才放旷,这曹操“心忌之”的结果。

C. 发现杨修教曹植准备了“杀门吏出城后”,因为杨修已经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并且不允许的

D. 发现杨修猜出自己梦中杀人的心思后,有了杀心。

3.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曹操的性格的是(    )

A. 聪明机智,公平公正

B. 狡猾多疑 心狠手辣

C. 聪明机智 洞察力强

D. 狡猾多疑 爱护下属

 

查看答案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1)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2),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3):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4),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1.选文中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填写顺序正确的。

A.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过分自傲  不自量力

B. 不自量力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过分自傲

C. 喜形于色  过分自傲  不自量力  沾沾自喜

D. 不自量力  沾沾自喜  过分自傲 喜形于色

2.对画横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反问句,发人深省,批评人类无休止地挖掘地下矿藏是自毁式的破坏开发行为。

B.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C. 警醒人类:无限制的索取,总有一天人类将自食其果。

D.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批判了人类的幼稚无知。

3.对各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①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们提出“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B. ②通过分析人类自身智慧的发展和认识史来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及行为是错误的、可笑的,因此我们要谦虚,敬畏古人。

C. ③对人类的贪婪和残酷进行批判。

D. ④说明类智慧较之自然智慧是十分渺小的,因此人类没理由狂妄的宣称“征服自然”

4.下列语言风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记叙平实,娓娓动听

B. 观点明确,用语准确

C. 说明条理,逻辑严密

D. 富有哲理,生动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