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影响下构成的灾害。旱情告急!灾情告急!炽热的骄阳舔舐着美丽红河的每一寸土地。全国人民用爱心凝聚了一份救助的力量,红河儿女用坚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危难彰显人格,患难最见真情。抗旱救灾,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思考和希望……
A. “美丽”“坚固”都是形容词,“炽热的骄阳”“彰显人格”都是偏正短语。
B. “炽热的骄阳舔舐着美丽红河的每一寸土地”这个句中,“红河”作主语。
C. “全国人民用爱心凝聚了一份救助的力量,红河儿女用坚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句是递进复句
D.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构成”改为“形成”。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 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 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和霭 谈笑风声 不屑置辩 毛骨悚然
B. 目炫 蜂拥而至 水泻不通 若无其事
C. 宛转 戒骄戒燥 滔滔不决 战战兢兢
D. 谩骂 前仆后继 漫不经心 浮想联翩
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细(xiān) 猗郁(yī) 根深蒂固(tì) 省悟(xǐng)
B. 嶙峋(xún) 狡黠(xié) 惴惴不安(zhuì) 秀颀(qí)
C. 悖谬(bèi) 灼伤(zhuó) 坦荡如砥(dǐ) 无垠(yín)
D. 恫吓(hè) 酝酿(niàng) 引吭高歌(kàng) 熟稔(rěn)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还我一片天
(2)题目:我想留住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2),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评卷时刻酌情奖励1—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文/游宇明,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
2.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是如何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
4.你如何看待文中所提到的“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5.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请说明理由。【材料】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