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美丽的南国树 丁立梅 ①在广东,见得最多的树是榕树。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美丽的南国树

丁立梅

①在广东,见得最多的树是榕树。今年夏天,初次踏上广东的土地,最先撞入眼帘的就是榕树。那时我尚不认识它,只觉得它跟我在北方见到的树不一样,树冠张开,就参天蔽日的一蓬,像绿色的蘑菇云,极具气概。更奇的是,从绿的叶间,竟垂下无数条褐色的根须,像伸长的手臂,随了风轻摆。正暗自惊异着,陪同我的广东朋友,在一旁笑了,说,这就是榕树呀,语气里颇是骄傲。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满眼的榕树。近距离里,远距离里,一抬眼,就是它。街旁,江畔,路侧,山上……到处都是。我从最初惊喜地跑过去抚摸,仰视,啧啧地惊叹,到后来,也坦然了。那原是广东最本色的东西,是嵌入广东脉搏里的,用不着惊奇的。

②但,还是惊讶了。

③那日,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要带我去一个好地方,专门看榕树。我说晕啊,天天见着,还有什么好看的?他笑而不答,驱车几百里,把我带到一个叫石头村河坝寨的地方。天,那哪里是树,分明是一座绿山丘,只一棵,就浓荫蔽日,美得惊心动魄。巨大的主干,中有一洞,洞口像巨象。又生出九根枝干,最粗的枝干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我和朋友两人合抱,也没抱得过来。仰头,头顶上是万千条根须。用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扎入大地,生出新的枝干来。

④当地人打着手势跟我们说话,笑眯眯的。我听不懂广东话,但从他们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豪。朋友告诉我,他们说,这是他们的榕树王呢。一刹那都无语,默默看着那棵榕树,只觉得它浑身上下充满神奇。

⑤离开河坝寨时,我回头望去,整个寨子,掩映在一片绿色苍穹里,映着蓝天白云,世世代代,让人心中油然而起一种永恒的感觉。

⑥后来到珠海去,在唐绍仪故居里,我又着着实实为榕树惊叹了一回。那是一棵硕大无朋的榕树,远看去,像一片小树林。当地的朋友考我,问我能不能看出那棵榕树的奇特之处。绕树转过两圈,除了惊叹它的粗大外,我没看出什么异常。朋友就得意地笑,指着树干让我看,说,这里面是一座塔呀。我凑近了仔细看,果真看到有砖块隐约在里面,外面是盘根错节的根缠绕着。据说,原先那儿有一座小塔,不知哪天,一粒榕树的种子掉落在塔的石缝中,那粒种子便顽强地生长起来,慢慢成树,垂下的根须沿着塔身扎入,最后,竟把塔整个儿抱在里面了。多么强的生命力!我想,人若如此,这世界不知又会多出多少奇迹来。

⑦在珠海又一个旅游景点,我看到一棵大榕树上挂满红色飘带,像盛装的新娘。朋友说,那是许愿树。天,榕树又成许愿树了,上面该牵了多少姻缘多少祝愿?定定地站着看,心里,盛满感动。

⑧回江苏前,我特意跑去跟榕树合了一张影。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榕树一样,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

⑨近日翻书,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非常喜欢。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从南国榕树身上读出了什么。(提取原文词句回答)

2.对于榕树,第①段中作者说“用不着惊奇的”,但是第②段中作者又说“还是惊讶了”,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3.第⑥段中穿插了唐绍仪故居中的榕树抱砖塔而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比较本文与课文《白杨礼赞》,说说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 2.不矛盾。第①段中说“用不着惊奇”是指榕树在广东到处都是,是广东最本色的东西,是嵌入广东脉搏里,因此用不着惊奇;第②段中说“还是惊讶了”是针对下文所看到的榕树王、唐绍仪故居的榕树和许愿树而言的,它们非同寻常之处令“我”震撼。 3.突显其生命力之顽强。 4.示例: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都穿插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此题考查作者感悟的筛选。散文中作者的感悟往往以抒情或议论的方式在文末点出,这篇文章亦是如此,在篇末点明自己由榕树获得的感悟:“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看似矛盾的问题,只要将矛盾的双方是从哪种角度来叙述的分析清楚即可。第①段中说“用不着惊奇”是指榕树在广东到处都是,因此用不着惊奇;第②段中说“还是惊讶了”是针对下文所看到的榕树王、唐绍仪故居的榕树和许愿树而言的,它们非同寻常之处令人震撼。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在第六段中重点描写了唐绍仪故居中的榕树抱塔而生,将整个塔抱于怀中无法看见,结合前后文的相关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看出是为出表现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4.本题考查不同文本写作手法的比较。《白杨礼赞》作者借对白杨的赞美,要赞美像白杨一样的北方农民,是象征手法。本文作者写榕树,“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榕树一样,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可见两文中写法上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1.翻译句子:

  ①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②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查看答案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B是马也           C故虽有名马         D一食或尽粟一石

以中有足乐者       是可谓善学者矣     故余虽愚            主人日再食

2.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

A. 才美不外见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D. 其真无马邪

3.如果将“安求其能千里也”改成“难求其能千里也”,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迎燕》一诗,完成小题。

迎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为迎新燕人,不下旧帘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谈谈你从诗中获得的启发。(不少于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成吉思汗的不同形象,并从中探究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黑格尔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他们是出现在文明化了的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的入侵: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没有给予我们什么。

材料二: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成吉思汗: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连续剧中的成吉思汗:               

(3)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

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阳光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有同学查阅了《说文解字》,知道了“鸟”的意思是长尾飞禽的总称;还有同学找到了关于汉字“鸟”的字体演变过程的一张图片。

甲骨文    金文                                  行书    草书

(1)根据有关“鸟”的解释和古文字的写法来推测,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出③④⑤横线上对应的字体

A.隶书  篆书  楷书         B.篆书  隶书  楷书  

C.楷书  篆书  隶书         D.楷书  隶书  篆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