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连亘( ) 睥睨( ) yì( )断 宽yòu...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睨(      )    yì(      )断   宽yòu(      )

 

gèn pì 臆 宥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有的需要用声旁定音。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失盗者

王伟栋

清晨,赖副县长在家吃完早饭,同爱人苗水仙一块出了门。

他俩都去“上班”,不同的是,赖副县长要去县政府机关,早上还要开个会。苗水仙则是去县城的菜市场买菜,这是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苗水仙原先是县计委的一名股长,几年前做了子宫肌瘤摘除手术后,一直待在家里,成了全职太太。

当她骑着电动车回到家,掏出钥匙正准备开门时,却发现门没锁,只是虚掩着,她顿时觉得有些不对,抬头再瞅瞅屋门,慌了,立马惊出一头汗来——屋门竟敞开着。

她战战兢兢地走进屋内一看,头发根儿一下竖了起来。屋内一片狼藉,抽屉、衣柜、书架都被人翻过,特别是放在卧室墙角的保险柜,铁皮门竞被撬了下来,整扇支在墙角边上,像是刚刚挨过一顿饱揍似的。

家里遭贼啦!苗水仙的头一个反应就是给赖副县长打电话。手机通了却没人接,接着又传来对方正在通话的忙音。这下她没了主意,手扶着门框直跺脚。突然,她想到了110,意识到抓小偷的事归公安局管,她抓起手机拨通了电话。

当赖副县长提着公文包,推门进到屋里时,一下怔住了。只见几个民警正在他家勘查现场,有的在测量脚印,有的在提取指纹。他同民警打过招呼后,把窝在沙发上低泣的苗水仙叫了出去……

再次进屋后,赖副县长脸上堆着笑,把正在勘查现场的民警叫到客厅沙发上,逐个递上烟点着。十分客气地说:“让诸位笑话了,我们家没失盗,报警也撤销了,麻烦大家了。”

“不对吧赖县长,你家有明显的失盗迹象。”一个民警说。

“不好意思呵,都是昨晚我们两口子打架闹的。屋门坏了,抽屉、衣柜都撬废啦,连保险柜也争来夺去地

弄得不成样子!”赖副县长耐心地解释着,脸上一直赔着笑,边说边向站在门口的苗水仙使了个眼色。

“是不是还有外人来过?”另一个民警问。

赖副县长灵机一动:“有,有,后来是她弟弟来了,不是他来,我俩弄不好会点了房子!”

赖副县长不承认失盗,想息事宁人,民警们心知肚明,抽完烟后退了出来。

俗话说做贼心虚,赖副县长被人偷了反而心虚,一个劲地遮掩,赖副县长的做法让苗水仙也不明白了。

民警走后,她问:“就这么算啦,失盗的钱都不要啦?”

赖副县长长吐出一口气:“别说案破不了,真要破了,那钱你还能要吗,还敢要吗?”

一句话说得苗水仙不吭声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赖副县长接到县公安局长的电话,他们是老熟人,说话一向很随便。

“赖县长,那个案子破了。你家的失盗案,和别的案子搅在一起,嫌疑犯招了。”

“别扯了,我家没有失盗。”

“哈哈,别不承认,几百万呢,可不是小数目,你真的不要,舍得给了别人?”

赖副县长这头不说话了,像在心底撕扯,像在脑际内盘斗,最后才说:“钱再多也不是咱的,我家没失盗。”

公安局长:“好,那我就充公啦!”

赖副县长:“随你吧,和我没关系!”

放下电话后,赖副县长擦去头上浸出的汗珠,抚摸着仍在颤抖的心房,极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公安局长的一个电话,又搅乱了他最近才趋于平稳的神经,顷刻间他又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两个月后,赖副县长的担心终于酿成了一杯苦汁。

这天,他参加完市里的一个会议,一走出会议室大门,便被市纪委的两个同志截住带上了一辆车。

市纪委的同志问他:“前段时间的盗窃案真的和你没有关系?”

赖副县长仍矢口否认。

这时,办案的同志拿出一本银行存折问他:“这是和巨额现金放在一起的,来自你家的保险柜,上边清楚地写着你的名字,怎么解释?”

“呵,有这回事?让我回去想想。”

“你不能走了,就在这里老实交代吧!”

  赖副县长一下子瘫软在座椅上,他压根就不知道,现金里面居然还夹着存折。

    (选自2016年《三晋都市报》,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苗水仙买菜回家发现门没锁→________________→赖副县长回家说家里没被盗,要求撤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自己家明明被盗了,赖副县长为何说没被盗?

4.“特别是放在卧室墙角的保险柜,铁皮门竟被撬了下来,整扇支在墙角边上,像是刚刚挨过一顿饱揍似的。”作者为何要详写保险柜铁皮门被撬这一细节?

5.“他同民警打过招呼后,把窝在沙发上低泣的苗水仙叫了出去……”赖副县长把妻子叫出去之后,会对她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像,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______        ②可以调______

③或于前 ______                 ④俯仰四无非书者______

妻子不觌______                  ⑥客观之______

2.下面句中的“于”与“或枕于床”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诲人不倦,何有我哉    B. 其剑自舟中坠

C. 骈死槽枥之间    D. 夏水襄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4.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哪些意象最能体现边塞之景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下阕写戍边将士既思家又忧国的心情。请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下列问题。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5期)

1.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

2.“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一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 ……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儿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选文划线处营造了怎样的环境?对表现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文章在写到鲁迅的外貌时反复强调了他“瘦”的特征,目的何在?

3.下面的评价哪一项不正确(     )

A. “这样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这一句充满了强烈的惊喜之情。

B. “同志”,表示亲密无间,鲁迅热爱广大革命人民。

C. “师傅”,表示循循善诱,鲁迅热忱地指导广大革命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

D. “战士”表示顽强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

4.文中加点词“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两个修饰语分别强调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5.选段最后一节“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

6.联系选文说说文章以“一面”为题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