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赵普》,回答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

阅读《赵普》,回答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手不(____________)____每归私第(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碎裂(____________)  (5)为相(__________)  (6)用其人(__________)

2.请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

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跪而拾之以归。

C. 普又以其人奏。    D. 俱以假山显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原句回答。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1.放下 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曾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碎裂等到最终 2.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C 4.每当退朝,回到自己的府第后,关上大门,打开(装书的)箱子,把书拿出来,然后读上一整天。赵普面 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5.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6.抓住赵普的性格特点描述,意对即可。 【解析】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 年代:元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碎裂”在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作答时要注意。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两句话都应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 点睛: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3.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C项和题干中的“以”都是“把”的意思。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竟”“颜色”是关键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正确的答案应该为: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②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6.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选文的第一段主要写赵普读书勤奋刻苦,第二段主要表现其以天下事为己任。综述为:读书勤奋刻苦,以天下事为己任,刚毅果断,沉着冷静。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选文第一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

A. 点明主题    B. 承上启下的过渡

C. 总结百草园的生活    D. 引起思考

2.选择能够准确体现“也许”这一词语意思的一项(    )

A. 表达了“我”的极度不满的心情。

B. 表达了“我”非常气愤,懊恼的心情。

C. 表达了“我”的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D. 表达了“我”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认真思考的心情。

3.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

A. 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 动作描写    D. 景物描写

4.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文中画出表达感情关键的一句。

5.“蟋蟀”和“覆盆子”前面为什么加“们”,说说加“们”的好处。

6.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充分发挥想象,填写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力求与上文衔接自然。

7.第三自然段中能表现先生特点的是哪几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认真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人曾问他:“贝老,您相信风水吗?”“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风水。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要是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他这样坦诚地亮明个人的观点。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文中两个加粗的“风水”含义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个“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从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汲取了哪些营养?

3.“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中“一贯”为什么不能去掉?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对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并简要谈谈此人对你的影响。(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以“美”为话题,另造一个句子。

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困境中的一声问候。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修改,每句只修改一处)

(1)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准是学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