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鞋》,完成小题。
鞋
阎耀明
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修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鞋就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轻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俩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届,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可怎么走路还得听脚的,所谓“路在脚下”嘛!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1.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修鞋人的表现 | 年轻人的感受 |
第一次 关心年轻人的工作 |
① |
第二次② | ③ |
第三次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 |
④ |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两处年轻人想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答:第一个“那个”指
第二个“那个”指
3.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鞋穿在脚上,可怎么走路还得听脚的,所谓“路在脚下”嘛!
4.结合作品说说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5.“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根据上下文,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年轻人在听了修鞋人这番话后,“在门外站了好一阵”,他会想些什么呢?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年轻人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请你结合语境和语文知识,完成以下两处对话内容。
星期天,小敏陪从美国赶回来祭祖踏青的大伯伯游千垛菜花。当船漂浮在弯弯碧水间的千百座菜花垛中时,大伯满眼讶异惊叹,心生爱意,不禁吟出一句:“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小敏的爸爸说:“真美的诗句,不过我倒觉得下句用‘菜花’比‘黄花’更显得直接明白。”
大伯看着小敏说:“小敏,你觉得那个词更好呢? ”
小敏说:“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伯笑眯眯地问:“为什么呢?”
小敏略作思考,说:“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伯听了大为赞赏:“想不到咱们家的小敏文学素养这么高,真棒!”
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材料给你的启示。
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舱,鱼的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整舱的沙丁鱼中,放进几条鲇鱼。当船舱挤满沙丁鱼时,由于自身的惰性它们会被活活的压死,闷死。而当放人鲇鱼时,鲇鱼生性好动,它们不停地钻动,使沙丁鱼因怕受攻击而拼命游动,激发了沙丁鱼机体的活力,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保 活期。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启示我们: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杜小康能做许多孩子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借很多镰刀给同学们劳动,让“怪”人毛鸭开船送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B. 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用意是叫悟空三更时分前来学艺。
C. 二郎神被菩萨推荐来捉齐天大圣,互相斗法不相上下,最后大圣不敌二郎神,终于被二郎神的细犬赶上咬了一口才被捉住的。
D. 观音院中孙悟空发现寺僧要放火烧禅堂,于是上南天门问光目天王我借了“避火罩”,救得唐僧一命。
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②我们要经受毅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③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④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1)句①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 。
(2)句②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 改为 。
(3)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 ”和“ ”互换。
(4)句④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 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