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值多少钱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候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环境变化、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惊人的。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气温变化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这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经济学家也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消费热,促进经济发展。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器、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无不拍手称快。
⑤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经济增长,农作物增产,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由于气温上升,到2030年,我国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情况会更加严重,南方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37℃,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比气温32℃时,高出达30%以上。
⑧气温变化1℃还与人的死亡有关。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的时候,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⑨综上所述,1℃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
1.气温变化1℃,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加以概括。
2.简要概括第④⑤两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
3.文中出现的“据估计”“据测试”“统计分析”等字样,可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⑧段划线句子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联系全文及相关知识,你认为气温变化是升好还是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 ”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 ”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 ”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人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
|
七岁时 |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
九岁时 |
|
十一岁时 |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 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 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 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那个冬天,很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王勃《 ____________ 》)
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国人。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羡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
A. 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
B. 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C. 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
D. 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