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第①自然段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⑦自然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1.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2.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3.第①自然段母亲说“好好儿活”,是母亲以她的顽强鼓励我,希望“我”不要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第⑦自然段“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我”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本题可以从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分析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里的“挡”是母亲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伤感痛苦,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言之有理即可。 2.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阅读全文,了解母亲与儿子的关系,从母亲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和自身身体的病痛两方面来理解作者所说的“艰难”即可。 3.试题分析: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第①自然段母亲说“好好儿活”,是母亲希望“我”不要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第⑦自然段“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我”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④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焉:何必。④岂:难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②日,饮酒乐                      

③天雨                              ④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与“身自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送孟浩然之广陵    B. 友人惭,下车引之

C. 人以其语语之    D. 未穷青之技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小桥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 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 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B.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C.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 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查看答案

加点字解释。

①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____         ②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_______ 

③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