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1.下列句中的“之”与“犹今日之事将军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辍耕之垄上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悍吏之来吾乡    D. 故时有物外之趣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 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体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

C. 袁涣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 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再三强之,不                  (2)小人邪          

(3)且不将军之言                  (4)太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1.C 2.A 3.(1)答应(2)果真(3)以……为耻辱(4)告诉 4.(1)但是(袁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关键词是“然”、“礼”、省略句) (2)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办法,您已经勤勉地实施了。(关键词是“所以……者” “勤”。) 【解析】 1.做此题,首先要明白例句中“之”的含义。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之”解释为:去,到。 B项,“之”解释为:音节助词,不译。C项,“之”解释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之”解释为:助词,的。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A项,“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所言过重,与事实不符。故选A。 【点睛】此类题目选择项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等。解题时考生应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这样去伪存真,就可以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3.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诚”是“果真”,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4.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该句是不是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要注意加上判断词“是”,倒装句要调整语序等。还要注意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重点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文言文翻译要遵守信、达、雅的原则。“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达”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书帛曰:陈胜,置人所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A. 丹:用丹砂    B. 王:为王    C. 罾:鱼网    D. 以:同“已”,已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B. 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C. 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睹物思人,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D. 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思绪万千,茫然若失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liào(    )   玲珑tī(    )   jìn(    )   销声nì(     )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上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关雎》)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白露未晞。(《蒹葭》)

 

查看答案

二、课内阅读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B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1.语段中,作者在做带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有了怎样的新发现?

2.本段语言生动幽默,请你从A、 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

3.本文作者劳伦兹把小水鸭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 他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趣事令人向往,读完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