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精诚所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精诚所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渔父》)

(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都十分重要而不能偏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石为开 但余钟磬音 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经丧乱少睡眠 壮心不已 一鼓作气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1)出自《庄子·渔父》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由此句演化出八字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题目(2)至(6)要求学生熟背古诗文,并正确默写。 题目(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魏尚并重新重用魏尚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渴望像魏尚一样被重用的期盼。 题目(8)根据句子含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所以应该学思结合,都不能偏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查看答案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____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四)、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处____________     (2)沿阻绝____________

(3)虽乘御风____________   (4)引凄异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三)、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行文很严谨。

2.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A. 藐视敌人的豪情    B. 胜利的自豪感

C. 必胜的信念    D. 对敌人的嘲讽

3.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4.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哪句?

5.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