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下列小题。 孔融,字文举。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

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下列小题。

孔融,字文举。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①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③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⑤,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⑥,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诣:前往,到。②清称:有清高的名称。③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④我,谦称。⑤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老师。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说“有师资之尊”。⑥了了:聪明,有智慧。⑦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_____         ②不奇之____

③相委而_____     ④吾三省吾身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孔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谈谈你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理解。你认为陈韪这样说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1.才 没有、不离开名词作状语,每天 2.元礼和在座宾客,没有一个不感到奇怪的。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抛下别人就离开了。 3.参考答案:机智聪明,用反讽的方式,反驳陈韪,你小时候肯定很厉害了,明着是夸陈韪,其实是反讽陈韪现在真不怎么样。 4.参考答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有一定道理,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分析人物形象和句子含意等考点。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虚词。解释文言词语首先要了解文章大意,根据句意及自己的积累推断。“乃通”译为“才通报”,“乃”译为“才”。“莫”为否定副词,一般译为“没有、不”。“相委而去”与“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课内,“去”译为“离开”,“日”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人名、地名等可保留不译,重点词语要译出,固定句式要按现汉汉语表达规范调整语序,达到词达句顺。①句出自课外文段,重点词语“莫”译为“没有、不”,“奇”为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怪”。②③出自课内,“故”译为“旧知识”,“期”译为“约定”,“委”译为“丢下,舍弃”,“去”译为“离开”。 点睛:文言文翻译五字诀:①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②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③调,即调换。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④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⑤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这一文段记叙了有关孔融的两件事,一件是冒称“李府君亲”得以被门吏引入,一件是用反讽的言语驳斥陈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言论。从这两件事中可看出孔融机智聪明的特征。 4.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意的能力,答题思路是“分析句子的含意+谈自己的看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这句话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这一角度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天赋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天赋也难以得到发挥,方仲永从“天资聪颖”到“泯然众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参考译文: 孔融,字文举。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 友 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①兹:声音词。此。②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③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1.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寄托自己与友人的别离之情?

2.请从修辞的角度在“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中任选一句赏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韩愈字退之。“愈”,有超越、进取之意,“退之”意寓谦虚之德。杜甫,字子美。“甫”为男子美称。古人的名字寄寓着追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自己的人格追求。请结合这两点在班会课上向新同学介绍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需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①这里的“我”指的是____,于是“我”从记忆中抄出十篇文章合成了一部散文集___。本册书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篇____

②除了学过的课文外,请选择其中一篇简要概述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书中几篇作品都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请选择一部作品谈谈鲁迅对儿童教育的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观点在今天还有没有借鉴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供的诗句,将横线补充完整。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⑨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里)

tăng若你我的缘分未尽,且让我于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处等你,与你相逢。若是缘分已尽,可否陪同我看一场江南的杏花烟雨,泛舟于碧波荡yàng的小湖上,yín唱着最为qīng脆悦耳的古老歌谣。

   ____      ____     ____     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