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B. “共享单车”运行系统的建成,为扬州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让汉字书写美德得以传递,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山那些巧夺天工的奇松怪石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B.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 公共交通费涨价和银行征收最低存款服务费影响层面广,中下层阶级人士首当其冲。
D. 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拾级(shè) 褒贬(bāo) 圩子(wéi) 言简意赅(gāi)
B. 地壳(qiào) 拗不过(niù) 拮据(jū) 恣睢(zī)
C. 惬意(qiè) 焙烧(pèi) 吝啬(lìn sè) 褴褛(lán)
D. 连翘(qiào) 写意(xiè) 惘然(wǎng) 玲珑剔透(tī)
作文
有人说缀满星辰的天空最美,有人说落满花瓣的小溪最美,有人说笼罩雾霭的山林最美;有人说最美是王昭君的回眸,有人说最美是维纳斯的微笑,有人说最美是花季少年的孝心……
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____________)(2)尉剑挺(____________)
(3)死即举大名耳 (____________) (4)陈胜佐之,并杀两尉(____________)
2.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吴广素爱人 我行我素 B. 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C. 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 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
3.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 尉果笞广(鞭打)
C. 梁以此奇籍(因为) D. 虽吴中子弟(虽然)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炊烟里的父爱
尤今
对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
他爱吃,也爱煮。
曾经,我们有过家徒四壁的日子,捉襟见肘的生活,贫瘠一如缺水的沙漠,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还是油光闪闪的。
星期日,未等阳光大张旗鼓,父亲便会在温柔的晨曦里拎着菜蓝上菜市。囊中羞涩,不能大鱼大肉大蟹大虾,他的脑筋便拐个小弯子,买肥肉,买小鱼,买蔬菜。回家后把那一大块宛如白玉的肥肉切成细细的小块,然后起锅,锅热了,便把那堆光澄澄的肥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
我站在炉子旁边,饶有兴味地看。
肥肉受热,“滋滋滋,滋滋滋”地发出了痛苦的叫声,慢慢慢慢地融了,融化成一锅金黄色的油;融不了的就变成了香香脆脆的猪油渣。这时,整间小小的简陋厨房,全都氤氲着猪油那绵绵密密浓浓郁郁的香气。
父亲手脚麻利地把猪油渣捞起来,然后把猪油慢慢倒进陶钵里。我睁着双眸看,觉得那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接着,他用筷子夹起一颗猪油渣,往我口里送。 猪油渣在口腔里金碎玉裂,鲜香的味儿在舌面上活蹦乱跳,形成了一生悠长的回味。
接着,父亲用盐把小鱼们腌了,放进猪油里去炸,香味就像爆竹,噼噼啪啪地四处飞溅,我想,就算是患了厌食症的人,味蕾在这一刻也会起死回生吧!
在晚餐桌上,父亲面前就端端正正地放着那个陶钵,他在每个孩子的饭碗里浇上一大匙猪油,再撒上一圈酱油,仔细拌均匀,让我们配着炸得酥脆的小鱼和烫得碧绿的菜心,大快朵颐。这样的饭菜,简朴得近乎寒酸。但是,在我们的记忆里,它却绽放出艳艳的花朵。那种被香味紧紧拥抱着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直到今天,我们四兄弟姐妹一看到猪油渣,眸子依然会大放异彩,而一闻到猪油的香味儿,也还是会心驰神往的。
父亲让我们知道,纵是活在贫穷的夹缝里,我们还是能够以丰腴的猪油来安慰饥饿的肠胃的,我们也依然能够以亮亮的油光把餐桌的气氛点缀得花团锦簇的。
在父亲的熏陶下,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们便已经知道,甜有甜的大魅力,淡也有淡的吸引力。鲍鱼固然美味,咸鱼也不赖;燕窝固然细致可口,锅巴可也别有风味呀!
1.文章围绕“炊烟”主要描写了父亲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3段画线句的理解。
3.赏析下面的语句。
肥肉受热,“滋滋滋,滋滋滋”地发出了痛苦的叫声,慢慢慢慢地融了,融化成一锅金黄色的油。
4.“这样的饭菜,简朴得近乎寒酸”,而“在我们的记忆里,它却绽放出艳艳的花朵”,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5.结尾画线句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